为数百名残疾人撑起生命保护伞 桐乡残疾人扶贫基地衍生辐射效应
2010年12月25日 07:49
连日来,在桐乡市石门镇殷家漾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内,每天都有数名肢体残疾人在田间地头劳作,他们清扫地面,为梨树整枝、除虫,认真做好冬季清园工作。
“单靠种梨,我们家每年就增加了1万多元的收入。”腿脚不便的姚阿姨开心地说,自从家里将田地改成梨园后,靠着基地负责人的指导和帮助,自己的梨园几乎年年大丰收,日子越过越好了。
在桐乡市残联为该市残疾人广泛编织的扶贫助残网里,数百名残疾人和他们的家庭收获着劳动的果实,实践着生命的价值。
石门林丰果业残疾人扶贫基地,是张建林一手创建的。300亩基地带动着周边5个自然村126户农户共同致富。其中,约20户残疾人家庭与张建林签订了种植、养殖合作协议。“我把苗鸡和小羊赠送给村民,等养大后,我再按市场价格回收,这样他们没风险,成本低,要想致富就更容易了。”张建林表示,在养殖技术上,他随时为养殖户提供帮助。“看着周边村民生活越过越好,我心里感到特别高兴。”张建林表示。
与张建林一样,乌镇自强旅游工艺品基地的徐立巧将厂里的20多名残疾人员工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年轻的聋哑人孟洪根有了中意的女孩,“基地妈妈”徐立巧特地赶到邻镇将女孩请到了基地里,让两人通过工作有了更多的交流和了解。徐立巧在2000年创办了这个基地,在10年的发展过程中,她心中最重要的不是盈利多少,而是要为残疾人构建一个自己的家,让他们成为这个家的主人。参加社会保险,组织公费旅游,在基地这个大家庭里,所有员工像亲人般相互守候着。
“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一方面是为了解决残疾人自身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要让它发挥出辐射效应,解决残疾人家庭所面临的各种生活难题,为他们撑起生命的保护伞。”桐乡市残联副理事长朱炳明表示。今年10月正式施行的《桐乡市残疾人保障办法》明文规定,鼓励社会力量创办残疾人扶贫基地,残疾人扶贫基地向金融机构申请小额信用贷款时,三年内给予每年最高20000元的贴息补助;对于考核验收符合建设标准的扶贫基地,每年给予30000元至50000元的补贴;市级以上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按桐乡市级10000元、嘉兴市级20000元、省级以上50000元的标准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
目前,桐乡全市已建立20个残疾人扶贫基地,其中浙江省级示范基地2个,嘉兴市级示范基地2个、桐乡市级示范基地3个。所有镇、街道均建立起自己的基地,就近安置残疾人就业150多名,辐射带动300多户残疾人家庭就业。
与此同时,桐乡市全力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和残疾人就业工程。在“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中,该市积极做好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作。仅2010年就有41名重度残疾人实现集中托养,171名重度残疾人实现居家安养,基本满足重度残疾人的托(安)养需求,提前并超额完成嘉兴市下达的任务,完成率分别为256%和186%。在残疾人就业工程中,“三个一百”目标成功实现:百名残疾人实现就业、百名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百户残疾人家庭成功脱贫。目前,该市残疾人就业率高达95%。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耿俪洳
编辑:
俞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