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的午后,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围坐在一起打牌娱乐,有的喜欢搬只凳子靠着墙晒太阳,有的坐在房间内津津有味地边看电视边聊天。这两天天气晴好,这样温馨的场景在秀洲区7所敬老院随处可见。“敬老院就是我的家,我在这里过得很好。”王店镇镇西村年过七旬的村民谢阿志说。无儿无女的他曾在桥洞下居住了十多年,3年前他把“家”搬进了王店镇敬老院,享受五保待遇,开始了无忧无虑的生活。
据统计,秀洲区现有445名农村五保老人,有444名入住敬老院,集中供养率达99.8%,区民政局刚被民政部评为全市唯一一家“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自2006年以来,秀洲区投入1420多万元用于敬老院硬件设施建设,新增建筑面积5600多平方米、床位230张。
不是“收留”而是“宜居”
谢阿志告诉记者,对于是否入住敬老院,他一度犹豫,怕没有住在桥洞自由。而被工作人员送到房间后,谢阿志傻了眼。宽敞的房间内床铺、柜子、电视机齐备,配有独立卫生间,敬老院还有洗衣房、食堂、浴室和活动室。谢阿志坦言,能住在这么好的地方,每天还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生病了也有人管,这样的晚年生活是他这辈子从来都不敢想象的。
记者从区民政局了解到,区、镇(街道)、村三级共同努力,不断完善供养条件,提高供养标准,吸引了更多的农村五保对象入住。油车港镇杨溪村五保老人顾洪明说,他是实地参观敬老院设施时“心动”的。庭院化设计的敬老院绿化覆盖率很高,哪怕在冬季也能看到常青的松柏树,在宜居的环境中颐养天年是福气。
秀洲区将农村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对象全部纳入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所有五保老人均由政府埋单参加城乡合作医疗,五保供养标准按不低于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执行,区慈善总会每年也会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改善集中供养对象的生活。
自力更生享受生活
“咯咯咯……”新塍镇敬老院五保老人沈荣泉手里拿着一把鸡饲料正在给鸡喂食。他笑着说,还有其他老人忙着种菜和养猪,自己种养可以锻炼筋骨,也能给他们添几道好菜。据新塍镇敬老院陈院长介绍,该敬老院现有蔬菜基地3亩,每年种植各类蔬菜约1000公斤,桃园分院和观音桥分院每年养猪十余头,养鸡400只。在洪合、王店等地的敬老院,五保老人也拥有“一亩三分地”。很多五保老人都是种养好手,他们靠自力更生改善伙食,在敬老院住得更踏实。
全区各敬老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敬老院守则》和《管理员职责》等一系列规范化建设标准,聘请热心老龄事业的人担任院长,并多次举办培训班和外出学习考察,营造爱心养老的和谐气氛。区民政局局长金德忠表示,今后还将继续在规范化管理和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尤其是加强敬老院人性化管理,助推各镇、街道敬老院转型升级,将其提升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