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幼儿园3年内同价尚需几方面予以厘清:有粗线条还需细纹路
2010年12月5日 12:34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数据显示,当前全国有一半适龄儿童没有进入幼儿园,即便在北京也有四成适龄儿童没有幼儿园可上。这是一组令人黯然的数据。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千百万儿童的健康成长。改变入园难、入园贵,让孩子上得起学、上得好学,才能达到教育兴国的战略目标。
未来三年,中国将对城乡民办幼儿园给予多种形式的扶持和资助,并有望实现公私幼儿园同价。中国政府网消息,12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称,目前正抓紧制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扶持和资助,让群众在缴费大致相当的情况下自由选择公办园或民办园。(12月1日财经网)
“入园难、入园贵”一直备受诟病,值得欣慰的是,这一命题已经纳入国家议程,此前不久,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就是坊间所说的“国十条”,“国十条”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入园难”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如今,破解这一命题既有路线图,又有时间表,公私幼儿园3年内同价即是佐证。
但是,无论是路线图还是时间表,都是“粗线条”,而没有“细纹路”,换言之,对公私幼儿园3年内同价尚需从几方面予以厘清。
首先,公私幼儿园同价,谁与谁同价?众所周知,由于有公共财政投入,公立幼儿园学费十分低,与之相对应的是,私立幼儿园学费过高,如果公私幼儿园同价,同的是高价,就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当然,按照正常的理解应该是,同的是低价。但是问题随之而来,钱怎么办?数字显示,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2%至1.3%,而且几乎全部用在城市公办园,不少地方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尚不足1%。与发达国家相比,可谓相形见绌。在这种语境中,要实现公私幼儿园同价,就必须有更多公共财政投入。
值得提及的是,根据“国十条”的规定,加大财政投入是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根本保障,具体可概括为“五有”:一是“预算有科目”,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二是“增量有倾斜”,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三是“投入有比例”,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要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占合理比例,并在未来三年有明显提高。四是“拨款有标准”,各地要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保障幼儿园的正常运转。五是“资助有制度”,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这些规定条分缕析,但是如何执行是一个问题。
来源:
羊城晚报
作者:
王石川
编辑:
朱琴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