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求稳压倒一切 国企公务员受追捧
2010年12月2日 08:15
求稳压倒一切?
今年的“国考热”现象,已经引起国际关注。有外媒撰文称,我国社会各阶层“已出现过度求稳的心态”,人人争抢“铁饭碗”,少有人再去发展实业、积极创业,这将不利于高端工业化进程,阻碍国家长远发展。
“我不大赞成这个观点,或者说不完全赞成。”郝健举例说,虽然“国考热”和“国企热”在当前被热炒,但全国公务员每年也就招1万人左右,国企能提供的岗位也很有限,就业岗位大部分还是来自服务行业、民企等。“现阶段把‘国企热’、‘国考热’上升到影响国民经济大方向的高度,有点不切实际。”
进了国企工作真的就能工作稳定?郝健表示怀疑。他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国企内部对人才的考核训练机制也会逐渐进步,绩效考核也不少,人才也有可能被淘汰,“这个‘稳’的程度也是有限的”。
尽管如此,郝健仍对那些一心求稳的年轻人表示担忧。“在该奋斗积累经验的阶段求稳,会失去很多锻炼机会。”郝健说,至今为止,外企、民企对人的锻炼程度大于国企。
陈永利反对将“国考热”和“国企热”归咎于“过度求稳”心态。他认为,“国企热”和“国考热”的出现与当前的就业形势有关。当前,金融危机影响尚未远去,就业形势严峻。学生不愿意放弃每一次就业机会,他们把进国企、考公务员作为一个出路,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并不是盲目求稳,而是我国大学生就业“更趋理性”的表现。
陈永利注意到,抱有“求稳”心态的只是个别群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女研究生,由于年龄和性别因素,她们常重点考虑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一类是社会管理等文科专业的学生。他在工作中还发现,虽然进国企、考公务员的大学毕业生多了,但去基层、去西部的学生也多了,出国留学的学生比例也高了。
与此相对应的调查结果是:今年5月,中华英才网发布的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显示,有75%的大学生愿意或考虑到西部工作,特别是高达39.1%的专科生和37.7%的本科生。这项调查涉及全国700多所高校、近20万名大学生。
“这反映了我国大学生随着‘80后’、‘90后’,特别是‘90后’学生的全面成长,他们有更多元化、全方位的职业规划方向。”陈永利说。
热度何时方退
“国企热”和“国考热”何时才能降温?
在郝健看来,只有产业结构真正合理,国企垄断相对被打破,国家机关公务员改革顺利彻底,打破“铁饭碗”,这种狂热才有可能降温。
他说,政府应该加快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同时给中小企业更多落到实处的支持,比如说政策扶持等,毕竟中小企业才是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力;教育机构应尽早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帮助学生尽早了解就业环境,尽早做规划;年轻人要对自己进行明确的分析,保持年轻人应该有的上进心和创新精神,在拼命挤国企和“国考”前,多想想自己到底适合干什么。
目前,我国政府已开始推出措施,应对“国企热”和“国考热”问题。在政策引导上,各地政府通过招录大学生村官、支持“三支一扶”计划等,并加大一线基层招考比例,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此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到2012年,除特殊职位外,中央和省级机关公务员全部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
“铁饭碗”的高门槛也开始让青年人望而却步。今年“国考”超过141万人报名,争抢的岗位却只有1.5万个。今年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关招录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从70%上升到85%。不少报名者因学历不够或专业不对口,被电脑系统“拒绝”,连名也报不上。
“我都被刷下来3次了!”没报上名的北京体育大学研二学生汪杰说,他曾经参加过3届“国考”,无一成功。这次居然连名都报不上,于是,他决定放弃。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记者 郑加良 实习生 王素洁 杨婷
编辑:
俞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