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家里的100多亩晚稻已经成熟,但昨天,新塍镇潘家浜村村民杨金泉仍然像往常一样去厂里上班。“这些田全都包给村里的专业合作社了,从种到收我都不用管,到时候直接去装稻谷就可以了。”杨金泉告诉记者。
秋收冬种紧锣密鼓,这几天,秀洲农村田野到处是忙碌的景象。如何有效缓解农忙时节的农业“用工荒”?怎样提升农业效益,实现农户与合作社之间利益的双赢?记者在连日来的采访中发现,从村民实际需要出发,今年秀洲区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推出了特色服务,不断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方式方法。
采访地点:新塍镇万民村
创新举措:多元经营+“保姆式”服务
这边几台大型收割机在稻田“吞进吐出”,那边十多名工人忙着将桑木耳菌棒排场。这几天,新塍镇桑乐农机果蔬专业合作社一派火热的劳作景象。
从单一的提供晚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服务,到向其他产业延伸拓展,今年桑乐合作社专门配备了桑木耳栽培粉碎机、搅拌机、制棒机等设备,计划栽培桑木耳20万棒。“制好的菌棒我们将发给农户栽培,给予他们技术指导,并以市场价回收桑木耳。”合作社负责人黄金林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合作社还准备建立一个1000亩以上的蔬菜育苗中心,探索利用废菌棒开展旱地流水线育秧,力争为农户提供从种子种苗、到生产管理的全方位“保姆式”服务。
采访地点:王江泾镇阳城村
创新举措:农活“流转”+互帮互助
“今年晚稻结穗率高,市场价格也好,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昨天上午,王江泾镇阳城村种粮大户谢小咬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最让谢小咬高兴的是,种植这150亩水稻,他基本没费什么劲。种一季晚稻所要完成的播种、除虫、施药、收割等农活,他以每亩200元的价格全部“流转”给了村里农机专业合作社,自己腾出精力去做其他事情,省时省力又省心。
在阳城村,不仅农活“流转”成效明显,而且该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之间流行的互帮互助做法也十分新鲜。“大家家里都有一些农用机械,但每个人的都不全,他们就干活时聚到一起,有的负责水稻育秧播种,有的进行统防统治,一下子提高了机械的利用率。”种了90多亩晚稻的阳城村村民陈云泉说,通过互帮互助,他每亩稻田节省了10%的生产成本。
采访地点:王店镇南梅村
创新举措:套餐服务+自由点单
或包机插、管理几个环节;或全程机械化托管,在晚稻收割后农户可选择拿钱,也可以去装稻谷……由于有了这份可自由点单的种粮套餐,今年的晚稻收割,让南梅村不少村民都高兴地当起了“甩手掌柜”。
“儿子、儿媳妇都在厂里上班,没时间管理农田,今年将家里的3亩多田交给了合作社管理,现在就等着稻谷收获后去拿钱了。”南梅村10组村民老沈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村也有不少农户将自家田地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全托”给村农机专业合作社打理,每亩田向合作社领取现收的稻谷350公斤。
南梅村党支部书记沈爱明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村已经有3个村民小组、115户农户签订了650多亩的全程机械化服务协议。通过村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托管,南梅村粮食生产从原先的一年一季种植变为一年两季,每亩可多收益200元至250元,这样每户农户年平均收入可增加13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