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小升初仍有奥数题 八成学子恢复补习
2010年11月4日 07:27
曾经火爆的奥数培训讲座(资料图片)
去年10月26日,成都颁布“禁奥令”,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奥数等学科竞赛与“小升初”挂钩,禁止利用公共资源办有偿补习班。这场“禁奥风暴”曾引起全国关注,一些培训机构也因这纸文件关门……
如今,恰逢这条禁令颁布一周年,奥数的生存状况如何?家长和教师又如何看待?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访一些培训机构、学校和家长,得到的结论是——奥数越禁越火。
一位家长的心态 看到别人都补,不敢只观望
“去年‘禁奥令’颁布以为不用再补了,现在又要到升学的时候,看到身边的人齐刷刷在补,我也不敢只观望不行动了。”曹女士说。
陈玲莹(化名)是成都城南某小学六年级学生。为了让女儿升上一所好的中学,妈妈曹女士不仅每天接送女儿上下学,周末还要送她补英语(论坛)、奥数。
“我们都晚了半年了,现在不敢放松哦。”曹女士告诉记者,女儿从三年级开始学习奥数,成绩一直稳居年级前二十名,但去年“禁奥令”发布后,补课老师突然宣布暂时停课,女儿就再没有去补习了。
“虽然周末可以睡到9点钟,也有时间看她喜欢的书了,但她的成绩的确也有些垮。”曹女士说,“禁奥令”发布后不久,周围几位同事的小孩又回到了奥数课堂,自己也不可能把女儿的命运交给千分之一的小升初摇号啊!她于是给女儿讲了道理,又送去了奥数学校,开始恶补之前的“损失”。
女儿陈玲莹似乎也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压力,她说:“同学们都在学,我想要读成外、实外也就要学习。”
老师则表示,幸亏这学生断点的时日不长,而她过去又有奥数底子,因此还算来得及。
一位教师的感受 奥数更加热了,夜间还加课
“张昊文(音)平日没时间来,他爸爸白天就到我这里咨询难题,晚上自己讲给小孩听。”廖老师在为家长感动的同时,也为学生在新一轮的“小升初”竞争中捏了一把汗。
四川省知名数学教师廖桂莲过去是成都某知名外国语学校的“金牌”教练。今年年初,她选择放弃过去8年的兼职生涯,专门到成都望子成龙学校担任小学数学总监。如今,她教7个班级,最多的班上有50余个学生,最近一个月,就新进了几十个学生到她的班级。
昨日记者采访时,她正在通知所有学生家长今日晚间开会,商讨临近小升初最后几个月的冲刺事宜。她说:“上半年我带的精品班42个孩子,有39个考上了一类学校。教师不教好,是要给家长‘背书’的。”
问及今年的奥数市场,廖老师形容“更加热了”。她周一到周三备课,周四周五休假,周六周日上课,每周三、四、五晚上7点钟,还有夜间加课。晚间课程不仅有成都的学生,还有绵阳、德阳和崇州的学生。
“学生张昊文(音)没时间来,他的爸爸还白天到学校咨询难题,晚上自己讲给小孩听。”廖老师在为家长感动的同时,也为学生们在新一轮的“小升初”竞争中捏了一把汗。
奥数为何又热? 与新教材有关,难应对选校
知名数学教练用数字来比喻“禁奥”前后的奥数市场:“如果说之前的学习人数是单位1,禁奥后削减了三分之一,现在快到新一年小升初选校,已经又恢复到了8成。”
林成根过去在自己家中开办奥数培训学校,听说高峰期至少有200多个学生家长想“走关系”求学。“禁奥令”后,他到成都名师堂学校担任数学教练,近来也感受到了市场“回温”。他用一组数字来比喻禁奥前后的奥数市场:“如果说禁奥之前的学习人数是单位1,禁奥后削减仅剩三分之一,现在快到新一年小升初选校,已经又恢复到了8成。”
他分析了人气恢复的原因有三:第一,家长们通过禁令前后的思索,认识到了孩子是否真正需要“奥数”;第二,新教材知识量较大,但系统性较弱,应对“小升初”选校有难度,部分孩子“吃不饱”,不得不课外“加餐”;第三,家长们的经济条件好了,即使较远的家长也有能力送孩子来求学。
据记者调查,如今五、六年级学生仍有超过半数在补习数学,之前停止补课的三、四年级家长有不少见环境有变,又恢复了对孩子的兴趣培养。
奥数重新“疯狂” 选校要考奥数,学生不轻松
“禁奥”让市场又一次“重新洗牌”,剩余的培训机构求学人数并不见减,反有增加,2010年的成都奥数市场被比喻为“小心翼翼、茁壮成长”。
记者了解到,奥数在国内的兴起,是源于1990年北京奥林匹克竞赛的成功举行。1993年成都开启了它的“奥数时代”,发展一直呈上升趋势。
奥数开始演绎疯狂,是在2006年前后成都改制学校施行微机排位后。民办名校学位有限只有通过测试难题来选拔学生。不少家长突然意识到,学习奥数或许是个有效途径。“2006、2007、2008年就达到了学习奥数的巅峰状态。”奥数教练林成根回忆说。
2009年冬天,“疯狂奥数”突然被禁。一纸文件,让不少学生欢呼轻松了。就在众人百感交集之时,2010年的小升初选校不少名校仍然加入了奥数题目,甚至在面试环节也加入了奥数对答。这为奥数培训潜滋暗长提供了土壤。于是,就在不少私人机构、小型机构倒闭的同时,“禁奥”让市场又一次“被洗牌”,剩余的培训机构人数并不见减,反有增加,2010年的成都奥数市场也就被比喻为“小心翼翼、茁壮成长”。
来源:
华西都市报
作者:
张丽 肖笛
编辑:
俞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