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倡导健康、绿色、便捷的出行方式 公共自行车有望“试水”禾城

2010年10月14日 08:17

    拿着一张磁卡,对着自行车车锁一刷,锁开了,骑上车到达目的地,把车归还停靠点,就可以去上班或办事了。如此健康、绿色、便捷的出行方式,不仅可以在杭州、上海等城市享受,今后在嘉兴也有望实现了。

  昨天,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称,通过交通部门近期调研考察,我市已有意向在市区推行公共自行车。目前,《嘉兴市区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工程建设规划初步设计方案》(简称《方案》)已写出初稿,正在争取各方意见,进一步完善具体建设规划细节,明年起或在市区部分路段先设试点推行,之后再逐步扩大公共自行车布点范围。

  百姓呼吁低碳绿色交通生活

  近些年,嘉兴市区机动车保有量急剧攀升,部分路段拥堵加重,尾气、噪声等污染加剧,自行车出行健康、环保、占用道路资源少,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在嘉兴即使在车站、景点、商场、超市等人流密集地,也难觅出租公共自行车的踪影。 

  “公共自行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补充,可以缓解交通压力,吸引驾车者和外地观光者改变出行方式,也迎合健康环保的要求。”市政协委员朱照明今年年初提交提案,建议借鉴杭州成熟模式,尽快构建我市公共自行车体系。

  也有市民呼吁,嘉兴可效仿杭州、上海等城市,尽快推行公共自行车,为大家提供更为绿色、环保的公共交通,缓解市区部分路段拥堵的现状。对此,本报也曾在今年8月17日刊发《嘉兴推行公共自行车可行吗?》,反映广大市民的建议和呼声。

  力解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据悉,市区公共交通主要为公交车和出租车两种运行方式,分别达715辆和873辆。

  “公交车线路站点设置具有公众共享性,服务以区域通达为主,无法满足‘点对点’直达的个性需求。”市公交公司负责人坦言,在线路规划和站点设置上,他们尽量满足百姓的乘车需求,但有些区域由于道路等因素,市民乘坐公交“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仍难以破解。

  市区另一公共交通——出租车,在个性需求上高于公交车,但由于其出行成本使其不具备最大普遍性,加上城市高峰时段运力紧张问题无法避免,市区仍存在“公交太少、走路太远、打车太近”的尴尬。

  “推行公共自行车就是为了方便百姓,缓解公交、出租面临的压力,补充地面公交线路覆盖密度的不足。”昨天,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称,自行车是一种健康低碳的出行方式,嘉兴推行公共自行车也是为了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将在部分路段先设试点推行

  “国内外都在讲究绿色环保,自行车是一种健康低碳的出行方式,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倡绿色交通的有效手段。”昨天,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称,从长远看,嘉兴推行公共自行车也是大势所趋。

  昨天,由市交通局牵头,市城建、公安、城管、电力等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济济一堂,共同讨论了《方案》,将根据实际情况,下一步对《方案》的一些具体细节进行修正完善。

  “根据嘉兴市区的实际情况及前期的摸点勘察,推行公共自行车将在市区部分路段先设试点,以后再逐步扩大推行范围。”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称,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将会分期建设规划,首期有望在明年实施推行,但目前首批公共自行车试点范围、数量及推行时间还未最终确定。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康行远    编辑: 张彬

 相关稿件
·十全十美”带旺禾城新婚蜜月游 节后长线游价格站上历史高位
·“禾商联盟”集聚禾城民企力量 “三会合一”共筑“禾商之家”
·禾城车市火爆依旧 9个月销量顶得上去年全年,汽车销售市场渐入佳境
·黄金周禾城道路出行顺畅便捷 全市道路发送旅客达225.4万人次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