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报公路三乱典型案例:两级干部为10元钱丢官 37人被严肃处理
2010年10月14日 08:08
近日,山西省公布集中暗访调查公路“三乱”查处的典型案件和相关涉案人员的处理结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了暗访缘起和经历。记者调查发现,“三乱”反弹的深层原因值得重视。
国庆假期过后,山西省纪委、监察厅、纠风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暗访公路“三乱”(即乱设站卡、乱收费、乱罚款)典型案例及相关案件的处理结果。在此次暗访发现的5个案件中,有37名干部受到了严肃处理。
10月13日,在山西一条公路边休息的河北司机张师傅对记者说,他经常经山西去陕西运煤,“听了处理的消息,跑煤路上心里更有底了”。
37人被严肃处理 乔装改扮,纠风办派员跟车取证
5月13日,省纠风办派出一个暗访组对省道大石线进行检查。
一名能操河北方言的暗访人员乔装改扮,征得司机同意后,搭乘上了一辆河北牌照的运煤过境车。车行不远,即在应县路段遇到了5公里长的堵车。原来是该县的执勤民警对上山车辆实行分时段堵疏时逢车必拦(超过了一次拦车不能多于3辆的规定),造成了车辆滞留。暗访人员进行了全程拍摄取证。
这辆车继续前行了30公里左右,到达了应县煤运公司白马石煤焦销售营业站,该站临时工没有取得上岗资格,对过境煤车验票签章时,要了河北司机10元钱。
此后,乔装的暗访人员再次途经该营业站,又被验票岗工作人员收取10元黑钱。
省纠风办旋即将扎实的证据转交了市级纠风办,市纠风办调查核实后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直接当事人被开除,县煤运公司4名经理被免职,营业站站长、班长被撤职,当班职工8人离岗培训;交警队长被记过。
据了解,此次对公路“三乱”反弹的集中整治,共发现案件5起。根据山西省纪委、监察厅、纠风办公布的处理结果:
经忻州、朔州两地纪委、监察局研究决定,对在调查中发现的5案37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其中党政纪处分22人(开除党籍1人,开除1人,撤职8人,降级5人,记大过1人,记过5人,警告2人),免职5人,辞退4人,离岗培训8人。
前文所述的应县煤运公司的整个领导班子几乎全部被“端”,并且该公司53名从事公路管理的工作人员全部实行辖区内异地交流。
山西省纠风办主任邢顺喜说,10元钱让一个县煤运公司的领导层“全军覆没”,看似小题大做,但一个车收10元,一个收费站一天过几百几千辆车,一个月下来就是个大数目。
暗访缘于网友举报
一旦查明,将追查上两级分管领导责任
此次对公路“三乱”反弹的集中整治,缘起于网友的举报帖。
近段时间以来,部分群众通过山西纪检监察举报网站,反映一些市县存在公路乱收费情况,这引起了山西省纪委的高度重视。
随即,省纠风办在忻州、朔州等地进行了大规模暗访。调查中,纪检部门发现了一些地区确实存在违规查车、无资质工作人员收黑钱等违纪状况。
邢顺喜说,公路“三乱”直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十分强烈,省市县三级纠风部门快速反应联动,力争将苗头遏制下去,并将常抓不懈,使山西基本无“三乱”的态势保持下去。
山西规定,发生严重公路“三乱”问题的单位,除了追究当事人直接责任外,还将追查上两级分管领导的责任。
深层原因追踪 煤价高企,运煤车辆增多,监管人力缺乏
山西是能源经济大省,由于煤炭产品的特殊属性,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滋生一些违规违纪现象。
自1990年以来,山西省一直在下大力气从源头上治理公路“三乱”,到2006年通过中央验收,达到了基本无“三乱”的标准。
据分析,山西公路“三乱”现象反弹,有一定的客观经济原因。
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2006年以来,因为煤炭价格的持续走高,山西自身的煤炭外运量逐渐增多。特别是邻省区陕西、内蒙古煤炭资源的规模开发后,山西更是成为了相邻两省区煤炭外运的必经通道。诸多客观现实导致了山西公路上的煤炭多、车辆多。相关部门对“三乱”现象的治理稍有放松,即有反弹。
相关部门负责人分析,公路“三乱”现象极易反弹也有用人体制上的原因。
据介绍,煤炭这一重要能源产品的运输牵扯到交通、公安、煤运、焦炭等诸多部门,而山西目前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的编制数,远远无法满足工作的要求,因此聘用临时工作人员成为了这些部门的普遍现象。
大量的临时工作人员素质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而临时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偏低以及司机为了少惹麻烦破财消灾,使违规违纪现象易发高发,屡禁不止。(记者刘鑫焱冀业)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编辑:
张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