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每镇一个品牌 产前产后无忧 嘉兴“菜单式”慈善救助成全省样本

2010年10月7日 07:21

    看着一筐筐绿壳鸡蛋装上汽车,秀洲区新塍镇残疾农民沈永泉心中充满了喜悦,如今,这个贫困家庭不仅走出了困境,还热心教给附近村民养殖绿壳蛋鸡的技术。记者近日从市慈善总会获悉,一项由嘉兴市、秀洲区慈善机构组织开展的“造血”工程,共帮助400多户像沈永泉这样的困难家庭增加了收入。嘉兴市“菜单式”慈善救助的新方式,也成了全省贫困家庭扶贫样本。

  “3年来,应该说,我们的‘造血型’扶贫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周弘表示。一组数据显示,从2007年开始,嘉兴市在这项贫困户“造血”工程中,已先后投入慈善资金261万元,累计扶持400多户困难家庭发展生产、走向市场、摆脱贫困,总获利超过1000万元。在近期即将召开的省相关扶贫工作会议上,嘉兴市针对困难群众家庭的“造血型”救助、生产型扶贫项目将作为典型在会上交流。

  “想不到嘉兴的慈善扶贫工作不仅上规模,而且系统性很强……”在去年新华社、人民日报、慈善杂志社等媒体对嘉兴的联合采访中,即便是见多识广的媒体记者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对此,作为受助困难群众,秀洲区油车港镇农民周明华体会更深。在镇上的南湖水果专业合作社社长卜金星的帮助下,以前从未搞过水果种植的周明华大胆种起了6.5亩葡萄。因为有师傅在产前、产中技术指导,产后市场信息提供,最后,周明华的葡萄每亩收入高达万元。今年,脱掉贫困帽子后,周明华又将葡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0.5亩。

  物质帮助能缓解困难家庭一时的经济困难,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前,全市困难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不在少数,但由于缺少资金和技术,即使有想法,他们也没办法去尝试。2005年,秀洲区在全区开展了“造血型”扶贫工作,前年更出台政策,确定228户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低收入、残疾户为扶贫对象,市、区慈善机构连续3年在资金等方面给予帮助与扶持。同时,慈善机构又精心选择一批有爱心、实力较强的种养基地,帮助扶持户解决产前、产中、产后碰到的系列技术与市场等问题,并由基地对贫困户开展业务培训与技术指导,提供保护价回购。

  这两天正是新塍镇桑木扶贫基地菌种培育的关键期,该镇民政办主任钮金海告诉记者,在去年5户贫困户试种成功的基础上,今年,该镇将再发展10户贫困家庭种植黑木耳,“去年试种效果不错,困难群众往往是残疾或文化程度较低,我们已把种植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都替他们考虑到了。”选准项目对慈善扶贫至关重要,这几年来,嘉兴市从几十项项目中,严格筛选了一批投入少、风险小、易推广的扶贫项目,因地制宜,成功培育了“福特”牌甜薯、“南湖”和“红船”牌新品种葡萄、“王店”牌三园鸡、新塍山羊养殖等一批品牌优、风险低、销售畅,适合贫困户发展的种植、养殖和加工扶持项目,并形成了“一镇一品”的扶贫格局。

  周弘表示,3年周期已过,虽然一批贫困户已脱贫,但对这些家庭经济收入已达到农村低保标准1倍以上的家庭,慈善机构不再进行资金支持,但仍会在技术、产品销售方面继续提供服务。下一步,对全市报送的贫困户扶贫项目,市慈善总会将通过筛选,继续选择部分项目加以扶持,从而推动第二轮贫困户“造血型”慈善救助活动的开展。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杨秀娟    编辑: 吴怡之

 相关稿件
·光明日报:慈善不是富人的专利 慈善事业需要热情 更要着眼国情
·“巴比”设宴,该来的没来 或许,这已是一场变味的宴会?
·“慈善一日捐”成区慈善总的品牌项目 3年累计收入善款近5000万元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