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从早到晚都有惊喜
2010年10月2日 07:20
游客展示世博会中国馆日纪念印章。早报记者 张栋 图
昨天,来自56个民族的青少年代表身着民族服装参观中国国家馆。IC 图
一个红色的中国馆日主题环保袋、一枚金色的中国馆徽章,一张精美的馆日纪念邮资明信片。昨天是国庆61周年,也是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每位参观中国馆的游客都获赠了这份特别的馆日纪念礼包。
作为中华民族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实现的又一百年梦想,上海世博会让新中国得以第一次借助世博舞台庆祝国家生日。这也是自1982年重返世博大家庭以来,新中国第一次在自己举办的综合性世博会上庆祝国家馆日。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从早到晚,中国国家馆精心准备了一系列活动和环节,从游客等候区、展览区到馆日特别印章,处处充满着惊喜。
游客特地馆日赶来
昨天早晨8时,中国馆南广场举行了隆重庄严的升旗仪式,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馆的工作人员身着整齐的服装站在旗杆下,向五星红旗行注目礼,齐唱国歌。这意味着对中国国家馆来说,特别的一天开始了。
无论是中国国家馆9米平台,还是14米平台“新九洲清晏”,昨天都被妆点一新,国旗、会旗和馆日主题招风旗迎风招展。游客刚刚通过电梯登上9米平台,就会收获一份惊喜,得到一个红色的中国馆日主题环保袋。环保袋内有一枚金色的中国馆徽章,徽章以中国馆和汉字“华”为造型,小巧精致,另有一张馆日纪念邮资明信片。
老家在山西的王先生这次是与妹妹同行观博,“没想到的是,我们居然领到了中国馆的预约券,真是太幸运了。”王先生表示,作为中国人,大家都希望能看到中国馆,特别是在中国国家馆日意义就更特别了。而在收到中国国家馆的礼包后,两兄妹立即把徽章别在了胸口。
等候区鼓阵迎客
昨天,中国国家馆还为等候的游客准备了丰富的特别演出,早上10时30分,气势恢弘的38面鼓阵表演拉开了演出的序幕,中国味十足的戏曲舞蹈《京剧风采》、民族特色的群舞《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富有童趣的布袋木偶《珍惜》等热烈浓重、妙趣横生的节目依次登场。
节目间隙,主持人还走下台与游客互动,答对问题的游客领到了海宝、中国馆限量DVD碟片等奖品。昨天,等候区的特别演出一直持续到20时。
在演出场次之间,9米平台排队等候区的背景大屏幕还播放了《共同见证——中国馆成长历程》,以及东方早报制作的《从中国馆出发,从世博会出发》两部专题献礼短片。
首次推出节日纪念章
昨天,中国馆内的展示内容也有了一些特别的调整,在33米“低碳行动”展区的“感悟之泉”的数字水帘中,特别增加了祝福语。早报记者看到,在荷花池周围,每隔几秒钟就会通过下垂的水帘变幻出不同的汉字,除了原来的“天人合一”、“取之有道”等字样外,还出现了“中国”、“国家馆日”等新文字。
中国国家馆还在昨天首次推出了限定纪念章,只有当天进馆的游客才能盖到。与原来的中国馆印章相比,限定纪念章增加了五星图案和“中国国家馆日纪念”的字样。
昨日,盖章点前游客排起了长龙,馆方出动了七八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为游客盖章,但仍无法满足需要。因此,馆方规定,每位游客每次排队只能盖两枚印章。
世博感言
一家五口从江西开车来看世博
早上9点,世博园开园。来自江西上饶的陈晓燕一家5口排在队伍的最前方,顺利拿到了中国馆预约券。“我们是自己开车来上海的,为了拿到预约券,4点30分就赶到世博园门口排队了!”陈晓燕说。她的女儿、刚上六年级的潘韵纯兴奋地说:“我特别高兴国庆节能来世博会参观中国馆!”
83岁老人看《清明上河图》连叹壮观
中国馆49米层,立体《清明上河图》展区。83岁老人刁端绪和72岁的老伴赵舜情目不转睛。“壮观、壮观、壮观!刚才看了电影《和谐中国》,现在又看到《清明上河图》和‘国之瑰宝’铜车马,震撼一次比一次大!”赵舜情对记者说,“我们的国家每天都有新变化,我们老年人也每天都过得很幸福!”
80后上海姑娘饰演“包青天”
上午10点,世博园宝钢大舞台,上海京昆艺术中心带来的京剧折子戏《赤桑镇》将要开演,这是中国国家馆日宝钢大舞台的首演剧目。饰演戏中“包青天”的是一位秀丽的姑娘。姑娘名叫耿露,“80后”上海人。“为了这场演出,我们几个月前就开始排演,今天早上6点就出发到世博园了,”耿露说,“能在今天演出太高兴了!”
四川兄妹把中国馆绘脸上
上午11点,世博园B-03广场,来自四川的游客蒋帅、蒋春梅兄妹,脸上分别绘有中国国家馆和五星红旗的彩绘,骄傲地在人群里走来走去。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彩绘创意秀”,三位艺术家把以五星红旗、中国馆、心形图案为主体的彩绘,绘制在游客的脸上、手臂上。一抹中国红吸引了众多年轻人,他们自发排队等候艺术家在自己身上献艺。
女民警收到游客短信生日祝福
后滩湿地公园L6码头,女民警凌晨正在巡逻。“我出生在1967年10月1日国庆日的凌晨,所以我叫凌晨。”她说。对于凌晨来说,今年的生日更加特别,不仅在世博园里过生日,还接受了来自中外游客的祝福,享受到“累并快乐着”的喜悦。“以前与游客交流时,留下过联系方式,没想到他们那么有心,还给我发来了生日祝福短信!”
来源:
东方早报
作者:
姜丽钧
编辑:
俞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