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康复服务全方位 全力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
2010年9月21日 09:35
社区康复指导站一景
|
秀洲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验收汇报会
秀洲新闻网9月21日讯 “康复服务对残疾人来说确实是一场及时雨啊。”在昨天下午召开的秀洲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验收汇报会上,身为残疾人专职委员、本身也是一名残疾人的高峰深有感触地说。社区康复指导站、助残志愿服务队、重度残疾人家庭康复点……一项项关爱残疾人的温情举措在秀洲随处可见。很多身在秀洲区的残疾人说,如今地位提高了,工作和生活享受到了过去想也不敢想的便利。
十五分钟康复圈
泛着温情的“和谐之图”
昨天上午,当记者走进秀洲区王店镇八联社区康复指导站,看到年轻的康复指导师小万正在耐心地教里面的残疾人如何使用康复器材。“附近的残疾人只要愿意,随时随地可以来这里进行康复训练。”小万说。在这里,有原来瘫痪在床,通过康复训练已能走路,智力和活动灵敏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的残疾人;有经过专业指导和长期的康复训练,精神状态大大改观的自闭症儿童……
秀洲区的残疾人能得到优质的康复服务,得益于全区创新开展的残疾人“十五分钟康复圈”建设工作。什么是十五分钟康复圈?就是按照社区指导站到残疾人家庭,或者残疾人到社区康复指导站为半径,让80%以上的残疾人在15分钟内就能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康复服务,不必再东奔西走。
“十五分钟康复圈”将残疾人康复纳入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它的建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目前,全区已建立了118个面积均在30平方米以上的残疾人社区康复站,全区6429名残疾人分别得到康复医疗、训练指导、心理知识、知识普及等康复服务。秀洲区的此项工作已经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经验推广,并在全省残联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
寄养有托养所 家门口有康复点
为重度残疾人建立完善服务
新塍镇重度残疾人托养所的17岁的肢体残疾者高某原本不爱说话,入住这里后,不仅人变开朗了,而且也长胖了。对于他的变化,他的母亲很欣慰:“在这里,孩子有人照顾了,而且我也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工作。”
回顾起创办重度残疾人托养所的初衷,区残联理事长施根荣深有感触地回忆:“几年前我到新塍镇考察残疾人生活状况时,看到万民村的沈永才高位截瘫已卧床多年,只有一个18岁的女儿边上学边照料。一个青春少女每天要为一个男人擦身、接尿,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于是我就产生了如何能让这群重度残疾人集中起来,由政府和残联来托养的想法。”
随着第一家残疾人托养所在2006年落地新塍,经过几年的运作下来,此项工作逐渐规范起来。如今在全区5个镇敬老院分别规划了5个独立的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功能区域,按每3-4名残疾人配备一名护理人员的标准选聘护理人员,培训后上岗护理。对每个重度托养所还增设专业紧急呼叫系统,设立托养所工作人员值班室,并聘请专(兼)职医生,对受托残疾人进行生活照料和日常护理以及必要的康复和基本的医疗等服务。
此外,全区从残疾人家庭实际情况出发,为重度残疾人建立家庭康复点,配备康复训练器材,开展残疾人医疗签约服务工作,由残疾人与社区康复指导站签订协议书由康复医生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各类服务。据统计,2010年全区共设立家庭康复点32个,配备各类康复器材70余件。另外,在全区7所重度残疾人托养所设立康复病床和配置因人需求的康复器材,有条件的所还建立了康复室,很大程度满足了重度残疾人的康复需求。
康复救助走进家庭
唤醒残疾人康复意识
洪合镇的陆某原本手几乎不能动,镇残联将锻炼拉力的康复器具送到他家并指导他练习。坚持了一年多后,陆某现在恢复得不错,居然能在家里上网写博客了,让邻居惊叹不己。
秀洲区在全区深入开展“无障碍设施进家庭”、“辅助器具进家庭”活动。截止目前,已为全区10户重残家庭改造无障碍楼梯、为20户残疾家庭改造无障碍通道,为118名肢体残疾人免费赠送分指板、滑轮吊环、握力器等康复器具,为有需求的贫困残疾人发放各类辅助器具300余件。
“要通过创建唤醒残疾人的康复意识,提高残疾人参与康复的积极性。”施根荣说。他指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器材的使用价值,积极研究与探索康复器具进家庭的做法,发挥好社区尤其是农村社区康复协调员的上门服务意识和能力,使具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确实享有康复服务。据悉,秀洲区还将进一步加大对残疾人康复知识的宣传力度,出一系列关于残疾人康复知识的宣传图册。各镇、街道也将分别举办2期康复知识普及培训班。
来源:
秀洲新闻网
作者:
俞佳
编辑:
俞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