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评论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品味毛泽东"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感悟学习精神

2010年9月14日 08:44

    9月13日的《北京日报》发表了题为《毛泽东为何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的文章,文章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这句话曾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毛泽东是何时开始讲的,具体是怎么讲的,现在很难考证了。

    曾经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身边工作过的韩桂馨回忆说:在西柏坡,当时在我们青年中就流传着毛主席说的一句话:“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近来,刘少奇之子刘源在回忆中是这么说的:这个说法我也听过,毛主席肯定是这样讲了,而且讲了不止一次。但是在哪一次讲话里讲的,具体怎么讲的,就不是很清楚了。在“文化大革命”中,还重点批过这个话呢,但是毛主席并没有否认过。(见《百年潮》2010年第7期)

    那么,以毛泽东的渊博学识和地位,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作者史全伟认为,这其中固然包含有毛泽东谦逊的成份,但更多的是毛泽东赞扬刘少奇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善于学习,肯定刘少奇的学习精神和渊博学识。

    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正像文章中所说,刘少奇学富五车,善于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造,善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大胆探索,提出自己的见解。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刘少奇首先提出了“学习毛泽东”的口号,也是刘少奇在党的七大所作的《修改党章的报告》中,通过自己多年的学习和实践,首次提出并全面系统论述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是党的指导思想的第一次飞跃。

    而这一切均来自于他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和读书习惯,来自于他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善于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造。他曾经讲过,没有理论是不行的,不学马列主义理论是不行的,而“要学得一点东西,必须靠自己努力,方法也要弄对”,“只努力而方法不对,也学不到什么,自认为学到了,也是假的,靠不住的”。

    我想,时至今日,品味刘少奇这番话,仍然让人受益匪浅。而毛泽东更是一个极善于学习的人,有资料介绍说,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毛泽东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一带几箱子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即便晚年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

    由此可见,重温毛泽东所说的“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让我们更多感受到的不仅是刘少奇的学习精神和毛泽东的用功精神,更能深刻感悟出两位伟人你追我赶的学习精神。我认为,作为党的干部,都应把毛泽东所说的“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当成自己努力学习的教科书,像毛泽东、刘少奇这样,把终身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孜孜不倦、乐此不疲,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这样,我们才能“不用扬鞭自奋蹄”。作者:林伟 原题:感言毛泽东的“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吴怡之

 相关稿件
·人民日报评论:组织创先进 党员争优秀 群众得实惠
·评论: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开展创先争优 政治责任感
·内蒙古自治区“四吃书记”蔚小平的大“胃口”最终吃出什么?
·为李一背书的公证机关该担何责 怎样应对信用缺失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