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原本面黄肌瘦的儿子胖了起来 托管和康复为重度残疾人家庭“减负”

2010年8月25日 07:53

    昨天上午,王店敬老院重度残疾人托管所的一个房间内,建林村村民王来荣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剧。因脑梗塞导致偏瘫的他坐在轮椅上,衣服、裤子和鞋子都干干净净,房间内也十分整洁。“真没想到现在生活得这么好,我以为剩下的日子就在床上度过了。”60多岁的王来荣动情地说。

  巧的是,和王来荣同个房间的村民王建富是他的连襟,因脊椎损伤与姐夫一起住进了重度残疾人托管所。敬老院院长徐梅芳告诉记者,两年前她去王建富家看望他的时候,发现他躺在床上,靠窗的墙壁因他经常用手、肘“借力”而留下了一个个小坑。自2008年10月搬进托管所,原先不能走路的两连襟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每天坚持完成一定量的康复训练。

  秀洲区依托敬老院建立了5个重度残疾人托管所,全区现有49名长期居住的“客人”,年纪最小的才十多岁。低保、低收入家庭的“一级”残疾人可以免费入住。住在托管所内的重度残疾人生活无忧,洗脸、洗衣、打扫卫生、送饭等日常生活都由专门的护理人员料理。同时,他们还有计划地进行康复训练,尽可能多恢复一些肢体功能。据了解,部分缠绵病榻的重度残疾人住进托管所不到半年,就可以站立或者借助工具慢慢行走。

  托管康复的受益者不止重度残疾人自身,他们的家人也因此减轻了负担。每次一说起自己的脑瘫儿子,新塍镇万民村村民刘海珍就热泪盈眶,她清楚地记得前年秋天送儿子去敬老院重度残疾人托管所时的情景。她说,自己当时很不放心,生怕儿子受委屈。几个星期后,看到在床上躺了15年、原本面黄肌瘦的儿子渐渐胖了起来,刘海珍很激动,她说,儿子现在生活得很好,他们全家人都松了口气。

  今年初至今,借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契机,秀洲区残联全力以赴满足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依托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70个康复室;依托社区居委会,建立70个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的社区康复站。那些没有入住重度残疾人托管所的残疾人,可随时到社区康复站做免费的康复训练。

  区残联康复部主任徐珍告诉记者,很多残疾人的家人不得不腾出时间照顾躺在床上的脑瘫、偏瘫或其他患者,导致家庭因“残”致贫。多参与康复训练有助残疾人肢体功能恢复,只要他们能自理生活,其家人就能有闲暇出去打工改善生活。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沈 洁 通讯员 姚 莹    编辑: 张彬

 相关稿件
·【半年回顾】残疾人创业—李军:“残疾人与明媚春天一路同行”
·家门口建起防洪墙 残疾人康复有保障 民生工程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绽放生命 共享阳光 秀洲首办“残疾人文化艺术周” 活跃基层文化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