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网帖沦为“没人管的孩子” 网络意见表达风生水起
2010年8月24日 08:21
近年来,网络意见表达风生水起,如何有效地与网民互动,成了政府及公职人员的必修课。平湖市出台规定,从本月起,网民在浙江在线、嘉兴在线和平湖网等重要网站上发帖反映的问题,也属于市长电话的受理范围。帖子经专人定时筛选、下载和登记后,转送市信访局交办,相关职能部门要对网民留言所涉及的具体事项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置,办理结果需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网上回复并报信访局备案。
通过网络主动搜集民意,这在我市已有先例。平湖市的可贵之处是将政府与民意在网络上的互动方式制度化了,长达5页纸的《实施意见》详细规定了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办理流程、办理要求等。
纵观近几年来发生的重大网络事件,不难发现,很多网络问题其实有一个较长的孕育过程,由于网帖所反映的民意没有得到及时的回应和疏解,结果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最终造成了很多无谓的损失。网络上热捧的帖子无人过问,成了“没人管的孩子”,最直接的恶果就是对民意的伤害,使网民产生“说了也白说”的沮丧感。
网民也是公民,他们在网络上发出的建议、投诉,自然也是民意的一种。所以,漠视公民的网络表达,对此不屑一顾,或者视网络舆情为洪水猛兽,对其敬而远之,事情闹大了又赶紧“灭火”,二者皆不可取。前者是对公众表达权、知情权的刻意回避,是对民生问题的淡漠,后者则是对自身驾驭网络舆情信心不足的表现,客观上助长了社会上“事情闹大了才有人管”的不良思维。
让“官”与“民”在网络上健康理性地互动起来,政府职能部门首先要改变旧有观念,认真倾听网络民意。本月,广西公路管理局的网站被网民称为“最幽默但又最认真”的政府网站,该网站认真对待网民意见,对办不到的事也认真向网民解释,不打官腔且语言幽默。网民们平日里见惯了一些政府网站的“冷漠症”,这个重视他们意见的网站自然让他们欣喜若狂。
和打市长电话一样,网民在网络上发帖表达观点也是一种民意表达,只不过借助了新媒介而已。每个反映问题的帖子背后,都可能有一个或一群期待维护自己权益的公民。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如此才能增进双方的理解,原本是“火药桶”的隐患也许一下子就掐灭了。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编辑:
张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