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教育天地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关注:“棍棒教育”至少有5个副作用

2010年8月18日 08:30

  晚报上周五报道了禾城不少孩子受到家长的“暴力威胁”,热心网友们纷纷在99号网站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记者发现,多数网友建议家长尽量少打孩子。

  “经常挨打,

  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

  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小时候也挨过打。网友“jxlfhtq”在帖子里说起了自己小时候的遭遇和如今对家庭教育的态度。“当老师的母亲脾气很暴躁,遇到事情不问青红皂白,先把我打一顿。有时我还不知道为什么被打,挨打后经常认为自己不是母亲的亲生孩子,幻想有一天会有一个温柔的亲生母亲把我领走。后来无数的事例证明打我的人就是我的生母。”如今网友“jxlfhtq”也已为人母,5岁的女儿很乖巧,从未挨过打。说到自己的被打经历,“恨父母是不会的,但不会认同这种教育方式,武力是野蛮的方式,只有不会用其他教育方式的人才会采用这种最简单又没有长效的方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决定用全部的耐心和爱心陪伴孩子成长,用智慧来寻找更有效的沟通方式,不让孩子的内心留下阴影。

  “走着瞧吧,

  过几年再算账”

  网友“猫╰●ō●╯”认为打孩子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和行为的扭曲。他总结了打孩子至少有5个副作用:一是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尊心越来越强,特别是在众人面前打孩子是对孩子自尊心的严重伤害。二是迫使孩子说谎。有的孩子慑于父母的压力,表面服输,内心不服,来个“好汉不吃眼前亏”,学会了见风使舵,看人脸色行事。三是对父母怨恨报复。我听过一位母亲惊恐地说:“不久前,我一怒之下打了孩子一巴掌,想不到他竟抓起一只短凳朝我扔来,险些砸在我的头上。他还恨恨地说‘走着瞧吧,过几年再算账’。想想儿子的话,我的心都凉了。”四是容易使孩子形成暴躁的性格。家长对孩子动辄打骂,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当孩子与他人相处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当遇到某些不良刺激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攻击行为。五是使父母丧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有个5岁的孩子挨了父亲的打之后,指着父亲说:“你有什么本事?就会欺负小孩!”父亲说:“我打孩子反而让他瞧不起我,当时真有点无地自容的感觉。”

  “有时应该打,

  但要打得科学有用”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很多时候打在孩子身上,痛在父母心上,父母打孩子更多的是想要惩戒孩子的错误行为,所以还有一些网友认为孩子做错时应该打一下,关键是要打得科学有用。网友“最美嘉兴人”认为:从小被打很多次,很多时候会表现得很逆反。大人应少打孩子,但必须有威严。

  网友“小涵”发帖说,本人觉得有时候打还是有必要的,孩子小的时候,似懂非懂,不打,他根本就听不进去,无论你怎么跟他讲道理,他还是认死理。打了,他就知道不对了,事后再就此事讲道理。“我家孩子除了有时候打之外,大部分采取站墙角的措施。孩子还是很喜欢我们。”

  网友“nǐ℃é”说,现在的小孩,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保护着,宠着,很容易产生那种有恃无恐的心理,孩子还是需要一个能镇得住他的人。“我个人主张对孩子尽量少打骂,只有在孩子特别不听话无理取闹或者发生了特别严重的问题时,才可以打,不能心软也不能手软,以后小孩就会记住了。”

  网友“之凡2012”发帖建议家长通过扣零花钱、罚做家务以及带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或去一些贫困地方体验生活等方式,来使孩子变得懂事并养成好的习惯。

来源: 南湖晚报   作者: 沈爱君    编辑: 俞佳

 相关稿件
·纽约时报广场举行二战结束65周年纪念
·新北川中学今日举行竣工典礼 总投资2亿
·读书乐 秀洲区举行教育系统暑期读书会
·政府机关“两新”组织同台较量 桐乡创新廉政教育模式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