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让孩子的世界光彩绽放-秀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掠影
2010年8月17日 08:25
“得青少年者,得未来之天下。”一座城市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准,折射出的就是这座城市的“明天”。今天的未成年人就是明天的建设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让未成年人行走得更顺利,就是让秀洲的“明天”更辉煌。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就像一只光辉、明亮的火炬,点亮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和美好心灵;就像一双温暖、智慧的大手,引领未成年人走好健康成长的每一步。路漫漫其修远兮,秀洲区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
秀洲新闻网8月16日讯 徜徉果园、感受清香;以诗会友,雅趣无穷;试水方言,和谐融入。今年暑假,洪合镇“阳光文化”实践活动如火如荼,与烈日炎炎的“火候”不相伯仲,相映成趣。此次活动正是秀洲区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点工程——“春泥计划”的一个典型实践。
秀洲,因文化的繁荣而文明,因发展的锐气而年轻。这锐气是秀洲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这年轻是秀洲大地上吐露芳华的未成年人。在去年的基础上,秀洲区今年进一步扩大“春泥计划”的受益面,给农村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快乐、安全、良好的成长环境,为他们筑起了一个寓教于乐的“校外课堂”。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而今,春泥芬芳洒满秀洲——这里实现了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室)全覆盖,给孩子提供“色香味”俱全的文化“大餐”;这里有未成年人校外学习辅导团,指导未成年人合理安排假期;这里的孩子在学校有导师育才,在社会有伙伴相助,在家庭有父母关爱,每时每刻都在健康生活、快乐成长着。
镜头一:“红领巾广播村村响” 聆听成长的声音
“给你的天空划一道绚丽的亮色,给你的世界奏一曲动听的欢歌。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相会在广播中。”这几天,清脆的童声在洪合农村的田间地头回荡。这是洪合镇中心小学的小记者、小主播们在暑假中录播的暑期节目。宛如百灵鸟歌声般婉转动听的童音犹如一道清冽的泉水,为居民们在炎炎夏日中送去了一份清凉。
“暑假小广播”是洪合镇青少年“阳光文化”暑期实践夏令营四大活动之一的“宣传报道兴趣实践”的重要载体。去年,秀洲区启动“红领巾广播村村响”工程,先期在油车港镇和洪合镇推行试点,如今洪合镇的“红领巾小广播”和油车港镇的“麟溪小喇叭广播”都已经收获了可喜的成果。广播内容涵盖了家庭、学校、社会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学生校园生活,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家庭生活,新居民子女家乡风俗人情,学校新闻和社会新闻。小播音员们从他们的视角,用他们的思考发出自己的声音。尽管这声音是稚嫩的,但折射着童心的独特思维火花,将孩子们眼中不同与成年人的社会通过广播得以展现。他们用锐利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为听众营造了一个洋溢着人性温情的世界,在此过程中,他们的心灵之树也在不断地茁壮成长。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家住洪合镇的小刘已经成为了镇广播站颇有名气的小播音员,在她眼里,这里不仅是梦想放飞的基地,更是精神境界提升的平台。她告诉记者,每次节目播出之前,她和同伴们都要花大量的课余时间搜集稿件、撰写新闻、串词准备等。“虽然和别人比起来少了很多娱乐时间,但是生活变得充实有趣了很多。”小刘说。“忙并快乐着”是很多像小刘这样的小播音员的生活状态。在镇广播站工作人员的指点下,这群小播音员初试啼音,有模有样地播起了新闻,专注地在自己的“事业”自豪着、幸福着。小刘的指导老师说,通过锻炼,这些小播音员的普通话水平和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很多人都已成了学校大型活动主持人的不二人选。“学生们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广播,这在全镇的文化事业建设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镇文化站负责人说。今日青苗,他朝青鸟。谁说如今的小播音员不会是将来的名主播呢?
洪合镇文化站负责人认为,“红领巾广播村村响”的开播,让学生从校园、家庭走向社会,用他们的至真至纯的童心尽情地去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生活的酸甜苦辣。这对于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发挥、实践能力、观察社会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学生参与广播节目的制作与播出,既丰富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了节目的质量和收听率,也让当地居民了解学生校内外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和家长的了解和沟通。
镜头二:知识芬芳洒校园 最是书香能致远
阳光文化,书香满溢。今年暑假里,洪合镇图书馆里挤满了放假的孩子,很多人往往在那里一呆就是一整天,捧着“对味”的书籍看得津津有味。“现在我们这儿未成年人阅览区内有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的图书400多册,放假以来几乎天天都人满为患。”镇图书馆工作人员说。据悉,镇图书馆还承办了以青少年暑期读书会为内容的系列活动,吸引本地和新居民青少年共200多人参加。
泛舟书山瀚海,尽赏典籍墨香。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在秀洲已经蔚然成风。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学校可以什么也没有,但只要有图书馆,就可以称之为学校。”“书香校园工程”是秀洲兴教强教过程中一项永久性的工作。书香弥漫,学生们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中,收获了知识和美德;书香永续,为校园插上了智慧的翅膀,让之能飞向更高的天空。
“书香校园”犹如一支神笔,为校园建设增添了清新雅致的风景。如今,推开秀洲各大中小学校门,到处书声琅琅,处处书香飘逸:学校阅览室每天都有学生在静静地读书;各种品书会、赏书会层出不穷;“同赏名著”师生共读、“亲子阅读”、“书香校园、书香教师、书香班级、读书之星”评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着每一位学生、老师和家长。在秀洲,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幸福的体验,成为了校园生活的重要内容。
“书香校园”犹如一支船桨,荡起了本地孩子和新居民孩子的友谊之舟。遨游书海,品味书香,已经不再是本地孩子的专利。洪合镇新民小学是秀洲区一所民办的新居民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相比,该校的硬件设施比较薄弱,没有像样的阅览室和图书室,学校的图书数量较少,学生们的阅读需求得不到必要的满足。今年上半年,来自洪合镇中心小学的千余册优秀少儿读物承载着热情“漂流”而来,让新居民学生在第二故乡也能润泽到书香,品尝到知识的甘露。据区教文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图书漂流校园行”活动举办以来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漂流”的图书包括文学、童话、故事、艺术等多种门类。通过这一形式,有限的图书资源得到了充分地利用,全区中小学的读书氛围也更加浓厚了。
“书香校园”犹如一条纽带,传送了孩子们美好的爱心。今年春季的抗旱救灾斗争中,秀洲新区实验学校中,开展了一次主题为“书香满园爱心传递”的爱心义卖书籍活动,用师生们义卖书籍所得的爱心款为灾区人民传递爱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援灾区。短短一小时的活动中,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踊跃,卖书的同学精心准备,并且设计了专门的海报以吸引大家的眼球;买书的同学精挑细选,兴致勃勃地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同学们毫不犹豫地掏出自己的零花钱,老师们也个个慷慨解囊,爱心书籍成为了真情传递的纽带。爱心,让阅读更有意义。
让人欣喜的是,进入数字时代,阅读也变得“时尚”起来。前不久在新塍镇举行的第二届阅读节暨手机阅读月就倡导起了“电子化”阅读。据了解,在本次阅读节中,市图书馆新塍分馆将开展赠送数字图书远程阅读卡、为低保户免押金办理借阅证、为村图书流通点上门送书、在企业里开设职工书屋、凭借阅证领取书签等一系列活动。这是充分利用网络和手机新兴媒体进行数字阅读的一种新方式,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阅读活动提供了平台。电子阅读是一种更环保、更绿色的阅读方式,这与本届阅读节的主题“与书香作伴,与绿色同行”不谋而合。
镜头三:灌输精神食粮 和风细雨关爱成长
前几天,秀洲区人武部的王瑞干事冒着酷暑来到秀和社区为社区内的孩子们讲解了国防教育课程,这也是社区暑期夏令营活动之一。“我国的领土延伸到哪里、我国领海管辖范围……”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5+2=0”,这道教育界流行的另类算式,表明了道德洗礼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缺乏深入人心的道德灌输,校外2天的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5天的教育成果。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中有一个生动的比喻“让青春自由飞翔,把线儿紧紧握住”。在秀洲,一场场声情并茂的讲座将道德的种子播洒未成年心田并使之生根发芽,为未成年人的明天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暑假期间,秀洲区关工委讲师团在社区活动中忙得不亦乐乎,通过夏令营讲课、参与“春泥计划”等形式,“润物细无声”般地在教育、培养、关爱下一代工作中发挥作用。据介绍,今年上半年以来,讲师团结合实际,不断探索与创新教育模式,以下学校、进社区,以上海世博会、清明节、端午文化、“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等为契机,对学生、团员青年、新党员等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共开展讲课62场次,听课人数达13527人次,取得了良好效果。
来源:
秀洲新闻网
作者:
俞佳
编辑:
吴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