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斑斓的摩洛哥彩绘工艺陶盘(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汪永基摄
五、观展人数多少不是决定性因素,无论如何不动用行政手段组织观众
记者:回看刚刚开园的时候,也有令人挺担心的时候,我记得有一天客流最少的时候不足9万人,那个时候俞书记您担心过吗?
有的人说人少挺没面子的,我们组织一点观众吧。(但是世博会)是一个群众花钱,还要受适当的“罪”,才能得到适当的幸福和感受,是这么一个活动。采取组织的办法是不适宜的
俞正声:担心,说不担心也不对。因为我们在国际展览局大会上有一个注册报告,是经过会议通过的。这个注册报告中我们预计是7000万人次,是一个预测的数据。平均40万人,高峰60万人,极端高峰80万人,这是报告里面写的。现在看这个预测应该说是准确的。平均40万,这是比较准确的。极端高峰80万,我看不行,我们受不了,极端高峰到60万我看就到头了,到60万我们就想办法劝大家千万不要进场了。里面人太多了,容易出安全事故,总要想办法劝劝大家。
5月份一开始人很少,人太少了,毕竟是一个问题,好像大家都不想看似的。办了半天世博,大家都不想看,办世博就很没有兴趣了。这个时候我们研究过多次,第一条就是讲7000万是预测数,不是我们必须争取的数字。这是第一条。这一条不是那个时候才讲的,今年3月份人代会上,上海代表团有一个开放的、记者们可以旁听的会。有一个记者就跟我提一个问题,说你们怎么样、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可以达到你们7000万的承诺。我说不是承诺,是预测。我们代表团都乐了。所以,我们那个时候研究,达到7000万人次预测的数固然好,6000万就不好吗?不一定,6000万、5000万观众看着很舒服,未必是不好的事。第二条,无论如何不能动用行政手段组织观众。有的人说人少挺没面子的,我们组织一点观众吧。世博会不能组织观众,为什么呢?它是群众自愿参观的,而且自愿参观情况下还要“受罪”,排队是“受罪”啊。他还要花钱,就是你大礼包送给他,他进来吃饭要花钱,他坐车要花钱。它是一个群众花钱,还要受适当的“罪”,才能得到适当的幸福和感受,是这么一个活动。这种活动采取组织的办法是不适宜的。虽然参观世博可以得到知识,得到启发,或者说得到某种教育,但是这种东西是要建立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
我们当然也提出过一个要求,要求市里各区的干部、各有关局的干部要看城市最佳实践区。我们提出各区要组织乡镇的领导看一下最佳实践区,这是送上门的学习机会。最佳实践区的很多做法不一定我们现在能做,它的很多绿色建筑、绿色的理念是需要成本的。但是很多思想和理念,我们是可以受到很多启发的。
记者:您认为客流达到预期和世博会的成功与否之间,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或者您怎么看待这个关系?
俞正声:人数多少是一个相关因素,不是决定性的因素。5000万、6000万可以说是成功的,7000万也可以说是成功的,主要不取决于人数。我心里希望是多少呢?我心里希望每天30万人,大家看起来比较舒适。每天30万人,总数就5000多万,不到6000万吧,我觉得也可以了。现在看来7000万是要突破了。我们希望不要出现9、10月份的极端高峰,每天突破50万就受不了了,40几万还能够忍受,55万就很勉强了,突破60万那是非常难受的。所以,我们建议大家,有可能的话尽可能提前。当然现在天热,但现在30几万人次,特别是晚上,南方人对这个天气还可以忍受的,最好抓紧看。
记者:现在放暑假,有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们参观世博,对于同学们有什么建议和提醒呢?
我听说有的学校暑期作业布置(作文)参观世博会有感,这个方式不好。孩子们进来就是玩,别给他赋予那么多学习任务
俞正声:参观者一人一个想法。孩子们第一要自愿来。我们上海市教委通知各个学校,不要组织学生参观。组织孩子们参观弊端很多,参观是一个自愿行为。我听说有的学校暑期作业布置(作文)参观世博会有感,这个方式不好,等于逼着他们参观。孩子们参观,重要的不是我们的建议,而是他们的喜好,喜欢什么看什么,孩子们进来就是玩,别给他赋予那么多学习任务。他们好好玩就是了,怎么高兴怎么来。要说给他们一点建议,就是不要挤着看排大长队的馆,多看一些排一个小时的馆,来日方长,他们还年轻,把一天的时间耗在四五个小时的长队上,对孩子来说太可惜了。所以,多看、多玩,怎么高兴怎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