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各方努力,不断改进,园区秩序和环境一天一天变好
记者:除了安全是重中之重外,开幕之前您提到客流的均衡以及观展的秩序是您最关心的。进入6月以来,客流均衡已渐入佳境,之前平均客流40万以上,最近几天天热,日均客流保持在35万左右。我们做到这一点有什么诀窍吗?
我们对客流没有采取行政的手法,没有说人多不让你来,人少了组织观众看。跟大家通报信息,通过让参观者自己选择的办法来调节客流,实践证明是成功的
俞正声:客流均衡不能说完全做到了,因为9、10月份天气比较凉快,将来售出多少票,心里还没有底。我们虽然有很多预测,但很可能9、10月份有很大的客流,要超出现在的情况。
但是整个前一阶段,基本上符合我们原来的预期,就是日均40万左右,秩序也越来越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我们对客流没有采取行政的手法,没有说人多不让你来,人少了组织观众看,没有采取这种办法。这是靠不断地提供更多的信息来引导、告诉大家。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客流的预测系统,根据这一天外地到上海的人数,根据这一天入园的情况,根据每一天入园的规律,建立一个模型,来预测第二天的入园量。这个预测大体上是准的,除非第二天早晨突然来了一阵暴雨。所以,如果我们预计第二天有超过50万的人,就会在头一天的电视新闻或者电视节目,打上“飞标”字幕提示,预测明天客流会达到多少,请大家注意。采取舆论宣传,跟大家通报信息,通过让参观者自己选择的办法来调节客流,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我们主要是采用这个办法。当然还有你们宣传媒体,不断地介绍哪个场馆比较好,把大家看得少的场馆的精彩之处介绍出来,对均衡东西园区客流起了很大的作用。
参观秩序,也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在世博开园之前,我们预测了很多情况,但我们没有把场馆门口秩序作为一个突出问题,试运营期间这个问题暴露得很明显。
解决这个问题的头一步,就是把软围栏变成硬围栏。历届世博会采取硬围栏排队的情况很少。很多外国场馆也不希望门口有硬围栏,认为对外国场馆的形象有一些影响。我们要说服他们。第二步,硬围栏体制建立起来之后,总得有人来维持秩序。场馆有一点安保的队伍,远远不够。我记得是在试运行期间,我们觉得维持秩序是一个大问题,便通知各区抽调人员,全市大概抽调3000人,只谈任务,不讲条件,3天到位。光这一点还不够,就请武警在我们最热门的场馆,一起参与维持秩序。上了人还不够,还有一个排队的方法问题。就是创造一种“波次放行”,前面走空了,后面再放一排过来,慢慢过来,避免在一个区间里面排队的人过于拥挤。
但是不是到此为止了呢?还不够。还有天热的问题。天热你要加棚子,有一些外国场馆,他们的习惯是不加棚子的。这要说服他们。世博会不是我们说了算的,是跟大家商量办事的。有些外国场馆棚子搞得很低,得说服他们变高。有些外国场馆至今也没有说服他们变高,还是很低。很低带来问题,电扇不容易加,喷雾装置也不容易加。
再往后呢,园区的组织者买了很多箱冰块,放在了排队区的两侧。一个是降温,一个是排队的人拿毛巾沾了冰水擦一擦,感觉很舒适的。现在发展到旁边的安保志愿者把它捣碎,让大家装些冰块往里面走。
记者:这是在运行过程当中发挥了群众的智慧。
俞正声:有领导的,有部门的,有底下干部的,我也参与了出主意,有些就是管理部门的主意,都是大家群策群力的结果。很难说哪个主意是谁出的。就这些也还不够,原来的排队区里面很脏,大家吃点东西就往地上扔。有的实行“波次放行”的,环卫工人就等区域空出来时再进去扫,但是也很难。排队如果很长的话,中间的人如果有中暑,他们很难出来。后来就改成了两行之间有一个小隔离带,里面放上垃圾袋,可以走人。你要上卫生间可以从这里头出来,由安保志愿者给你发一个证。总之,由于我们不断地改进,使我们的排队环境逐步改善。当然,参观者本身也不断地适应,一开始排这么长的队心里很烦的。现在慢慢地,他觉得排队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园区的排队秩序,经过各方的努力和参观者的相互配合,一天一天地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