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工商局发布了2010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来禾投资情况的调研报告,2010年上半年,来自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的462户投资者在嘉兴市投资设立企业407户,注册资本297431万元,其中,来自长三角的注册资本为175780.33万元,5000万元以上的二产项目10个,3000万元以上的三产项目5个。一系列数据显示,嘉兴在长三角城市中的磁力强劲。
区位优势正转化成城市竞争力
伴随着沪杭、乍嘉苏、杭浦、申嘉湖等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其北接线的相继通车,嘉兴与上海、杭州、宁波、苏州等城市已实现一小时互通。即将开通的沪杭高铁投入运行后,嘉兴到上海、杭州的时空更加缩短,与沪杭大都市的同城效应更加凸显。
如今,这种区位优势正在逐渐转化为城市竞争力,来自长三角的各种高质量大项目频频落户嘉兴,也印证了这一点。近日,国内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又签约桐乡。根据协议,中策橡胶崇福轮胎生产基地一期总投资40亿元,建成后年产值80亿元;二期总投资10亿元,建成后年产值将提升至100亿元。而就在今年5月,青年汽车集团海宁汽车新能源项目也在尖山新区正式开工,这个项目包括生产轻型车、轿车和新能源动力系统、车桥、变速箱、汽车内外饰件等产品,项目计划总投资40余亿元,预计生产销售额达200余亿元。青年汽车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庞青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除了投资环境外,海宁的地理优势也是他十分看重的。“这里离杭州萧山机场很近,建设中的嘉绍跨江通道使得尖山新区成为连接嘉兴、绍兴和浙南的交通必经之地,便利的交通意味着物流成本更低。”庞青年说。
调研报告显示,在长三角来嘉兴的投资者中,沪杭甬的投资者最多。从单个城市看,投资者数量最多的依次是杭州、上海、宁波;注册资本最高的依次是上海、杭州、宁波。相关人士表示,区位优势仍然是吸引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嘉兴的区位优势为吸引“一小时交通圈”内的沪杭甬等地的资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长三角投资者看好嘉兴服务业
越来越多的长三角投资者看好嘉兴的服务业。从产业分布看,上半年长三角地区投资者来嘉兴市投资设立企业407户,其中第二产业185户,注册资本165726万元,同比增长94.88%;第三产业222户,注册资本131705万元,同比增长95.02%。从设立企业户数看,第三产业超过了第二产业,占比达到了54.5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长三角投资者对嘉兴服务业前景看好。
记者了解到,发挥同城效应,发展现代服务业,将是嘉兴城市未来新的增长极。今年初,我市规划一个依托高铁的40平方公里嘉兴国际商务区,并以其为核心,建设嘉兴国际商务集聚区。嘉兴国际商务区主要规划建设和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商务会展经济和科技研发、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并将在10至15年内成为嘉兴和浙江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窗口和长三角重要的区域性国际商务中心。这些无疑将进一步吸引长三角投资者的目光。
平湖、嘉善、海宁成资金聚集高地
在接轨沪杭的角逐中,嘉善、海宁、平湖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从注册资本情况看,第三产业吸引投资最多的依次为平湖、嘉善和海宁。二、三产业合计资金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平湖、嘉善、海宁,分别为92961万元、39883万元和38838万元,分别占总数的31.25%、13.41%和13.06%。
而在沪杭同城战略实施过程中,连杭经济区、临沪开发区等平台功不可没。在海宁连杭经济区内,80%以上的规模企业都是从杭州搬迁过来的,就连居民用的自来水、烧的天然气都来自杭州,甚至有一些家庭还装上了杭州的电话,打杭州的电话按市话计费。
记者了解到,我市已出台《全面实施“与沪杭同城”战略加强区域合作交流工作三年指导意见》,详细勾画出未来三年“与沪杭同城”的发展路径。未来三年,我市将加快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先进制造业平台建设,做强海宁市、桐乡市连杭经济区,做大嘉善县、平湖市临沪开发区。到2012年,争取引进沪杭等地工业项目150项以上,实到资金15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