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新居民融合:洪合范本探新路 以缘化人 有情有义
2010年7月30日 08:30
编者按:秀洲区洪合镇总人口约10万人,其中新居民约7万人,他们从异乡走来,来此安居,来此创业。他们与秀洲——这片古运河畔的秀水之地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朱顺金——洪合镇新居民事务所所长也在为新居民服务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娘家人”的百般滋味。这里有新老居民价值观念、管理方式的碰撞冲突与融合创新,有不同人群创业创新、生活生产的磕磕碰碰与互帮互助,有新居民群体内部的感情矛盾与利益纠葛,有秀洲外部文化氛围的和谐营造与服务宣导……这里面的故事数不完,这里面的缘分讲不清。本文以洪合镇作为范本,通过朱顺金的“不解之缘”关注新居民在秀洲的融合之路。
朱顺金每天都很忙,自从挑起服务新居民这副担子后,他就把心同洪合的7万新居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久而久之,这份厚重的情感渐渐化为一份浓得化不开的“不解之缘”。记者走进他的办公室时,他正忙着面对新居民张清华的质询:“你凭什么掐掉我家的电线?!”
有调有解结心缘 以新调新促融合
朱顺金:“用乡情、友情和亲情化解矛盾,做为新居民排忧解难的‘娘家人’。”
类似的事件几乎每天都会上演,镇里的新居民调解委员会成了热门组织,饶仁华是新居民调解委员会的专职调解员,每天要向朱顺金汇报工作。做新居民工作,要有足够的灵敏度,对大小事件都要保持着“即时更新”,朱顺金说,这样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性,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生活在一起,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如果成功调解了,有时坏事就能变成好事。年初以来,洪合镇新居民调委会特意从新居民“特邀管理员”中选拔代表担任新居民调解员,通过“以新调新”的模式,化解新居民之间的各类矛盾纠纷。
“这个调解委员会在新居民中的威信越来越高,因为它为新居民进行妇女维权、纠纷调解、职业介绍等,大家平时遇到什么困难和矛盾纠纷,都喜欢跑到这里来。”朱顺金告诉记者,作为一个新居民集聚的大镇,目前洪合镇共有近7万名新居民,而每年涉及到新居民的调解案件在70%以上。
新居民饶仁华在洪合镇做羊毛衫加工生意多年,担任新居民调解员后,他充分利用老乡之间风俗习惯相似、沟通方便、平时打交道多等优势,耐心公正地调解新居民的矛盾纠纷。有了矛盾纠纷找老乡化解,效果就是不一样。这一点朱顺金很有感触:“有些矛盾纠纷我们调解了半天都不行,没想到,他们几句话就把思想工作做通了。”
今年5月份,朱顺金带着饶仁华成功受理了一起长期家庭矛盾导致的婚姻纠纷。纠纷双方当事人于2007年登记结婚,丈夫陈某是安徽人,妻子依某是云南人,两人育有一个18个月大的小孩。婚后夫妻双方经常由于生活琐事引发口角,丈夫则屡次对妻子实施家庭暴力。期间妻子依某不堪忍受丈夫的家庭暴力曾两次外出打工,丈夫陈某两次找到依某并将其带回安徽老家。
2009年陈某去上海打工,依某留在安徽老家带小孩。在上网聊天时,依某结实了一个嘉兴的网友,网友告诉她洪合经济发达,收入颇丰,邀她一同赴洪合发展。2009年2月,依某悄然离家来到洪合打工。起初丈夫陈某不以为然,但随着时间推移,陈某开始警觉妻子异常的动向,终于在日前赶来洪合找到依某,强行要求带依某回安徽,在交涉过程中不时对依某施以拳脚。
在受理这一纠纷后,朱顺金发现双方都是急性子,容易激动,而且分歧颇大:妻子坚决不跟丈夫回安徽,并要求和丈夫离婚,丈夫则坚持要带妻子回家。幸亏在场的调解员饶仁华和老乡及时阻拦,才多次避免了家庭暴力的发生。
通过促膝交谈和细心分析,朱顺金和饶仁华了解了双方内心的真实想法。他们果断做出调解决定,要求双方各退一步,丈夫陈某先回安徽,并承诺一个月之内不再干涉依某的正常生活;妻子依某在一个月内联系父母从云南把身份证明和结婚证寄来,尽快到安徽与陈某办理离婚手续。一起由于长期家庭矛盾及家庭暴力导致的离婚纠纷终于以和平方式得到缓解,从而成功避免了矛盾升级恶化。
新居民调解室成了一道“和谐风景线”。在这里,每天都有新居民来咨询问题、各种矛盾纠纷98%“不出室”。“我们就是新居民的‘娘家人’,”朱顺金高兴地对记者说,“我最喜欢新居民对我们的这个称呼。”
来源:
秀洲新闻网
作者:
张兆利
编辑:
吴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