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回顾】两新工程建设年—叶水培:“将心比心才能以心换心”
2010年7月27日 17:04
“叶陀螺”陡门记事
编者按:本文是记者通过专访原新塍镇副镇长叶水培(“两新工程”驻陡门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人称“叶陀螺”),经其口述实录加工而成,以点带面地讲述今年上半年“两新工程”的工作成绩,以及在此背景下,发生在陡门村里曲折感人的“两新”故事。叶水培是无数个扎根在“两新工程建设年”一线的基层干部中的普通一员。正是由于他们不计个人得失,辛苦付出,才助推了“两新工程建设年”的顺利开展。
1、“你要是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
叶水培早晨醒来,抓起手机看时间,一个威胁短信映入眼帘,他一个激灵吓清醒了。陌生号码,这会是谁呢?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样的口头禅是叶水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前年,他从新塍镇副镇长的职位退居二线担任调研员后,一直在协助镇里的农业工作。“两新工程”试点开始后,他便把心深深地扎根于这个叫陡门的小村庄。
“两新”工程建设成为了全区的中心工作,陡门也不例外,这里的842户村民成为让他殚精竭虑的“麻烦”。这麻烦是他自找的,按老伴的话说,接近退休的年龄了,应该稍微省力一点了,何必经常站在风口浪尖。的确,他不是一个能够闲得住的人。遛鸟养花不是他的生活理想。他的理想在农村,在农民,现今,是在陡门。他不停地为“三农”而转,忙碌起来没白没黑,无论大小里外,件件都要有了着落,村民们叫他“陀螺干部”。他深知,自己的工作是历史性的,事关村民们生产生活的切身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啊!
早上打开办公室的门,习惯性地翻开报纸,看看其它镇村的“两新”进度,叶水培在为工作的推进煞费脑筋。“叶镇,倪迎春又要去上访了,你快去看看吧。”大学生村官小陈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情况。
“快走!”叶水培二话没说,立刻赶往村口。全村27个生产组,已经有20个组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95%以上同意搬迁了,其中有5个组已经是100%同意了,农户们的积极性很高。试点范围在逐步扩大,目前安置住房的一期主体工程已建设到三层多的高度,这些成绩让他欣慰。可是眼看着周边的海峡两岸科技农业示范园等大项目等着落地,余下的搬迁工作却陷入了停顿,这让他很心急。倪迎春就是25组的老大难。
村口,倪迎春把摩托车横在了路中央,“你们不让我去上访,我就把路拦着,谁也别想过。”身后的机动车已经聚集了三四辆,不时地按着喇叭。村长老刘正在跟他耐心地讲解,“迎春,你的事情我们开会研究了过了,按照现有政策,我们已经补偿过了,你还要上访做什么?”
“你们补偿的不够,我不要再过这样的日子了,我就要上访!”说着,倪迎春狠狠地发动了摩托车,声音震耳。
“不都是一样的补偿标准嘛,还闹什么闹。”人群里有人小声嘟囔着。“叶镇长来了!”有人叫道。
叶水培从人群中挤过来,他扫视了人群一眼,看了看眼前这个固执的中年男人,语气平缓地说:“迎春,我们的补偿政策是一致的,大家都是一样的,要是给你多补偿了,就对其他村民不公平啊。”
叶水培有点烦燥。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倪迎春采用写信、打电话等方式,多次反映情况。这样对本村的稳定以及对整个“两新”工程的推进都十分不利。作为“两新工程”的试点村庄,叶水培一心想做成自己的“良心”工程,让老百姓满意,让政府放心。
镇里领导多次提出,陡门村试点最终必须实现100%的搬迁。目前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如何抓重点攻难点,有效地化解矛盾,解决面临的一个个问题,是推进工程顺利进行的唯一出路。我既然来陡门挑了这担子,就必须全身心投入,满负荷地工作,对农户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心比心才能以心换心,这也是我发挥余热的最好机会,叶水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倪迎春执意要去,摩托车调转头来,有要冲散人群的势头。叶水培大声喊:“大家小心,倪迎春你不要这么固执!”就在人群将要散开的当口,一辆白色小汽车停在了对面,从车上走下两个人来,直奔倪迎春快步走来。
2、“赚钱了,赚钱了,我都不知道怎么花……”手机铃声响起,叶水培接起电话,是评估公司的经理小何。“叶镇长,16组张林荣这家,我们已经评估好了,等你过来把把关好签字啊。”
在工作推进中,镇村干部和评估公司一起,组成了政策处理小组、拆房小组、财务小组、农作物评估小组、安置房监管小组、土地整理监管小组和社保小组。政策处理小组组长——老支书朱金土,今天有急事去镇上了,叶水培只好代劳了。哪儿需要就向哪里转,他这个“陀螺干部”从来都是身先垂范,冲在第一线。
这是个好消息,他心里有点宽慰,张林荣这家的利益纠葛总算告一段落了。现在人谁不想赚钱啊,他也想,多年来的两袖清风,让他不自觉地感到亏欠家庭很多。有个小学同学现在做了大老板,想请他去担任总经理,他一直没答应。心想,等陡门村这件事办好了再说,也算是善始善终吧。
“小何,我这边有点急事要处理,你先回去吧,这个协议等下午再签吧。”叶水培只能这么说。
来的这两人,是倪迎春的姐姐和姐夫,都是镇上的中学教师。叶水培前几天就跟她们联系过,要商量下这个事情,没想到今天碰巧了,两人回家看望老人。天气渐渐热了起来,知了开始了一天烦躁的叫声。在大家的劝说下,倪迎春被拉进村委会的谈心办公室。类似这样的谈心,几乎每天都会上演,只是这次的规模似乎更大些。倪迎春的老父亲倪阿庆也从洪合镇专门过来了。“今天的木工活是做不成了,就想让政府帮着劝劝我这个气人的儿子吧。”老人也很是无奈。
谈心室里,一会儿就烟雾缭绕了,沉闷的气氛压抑着众人的情绪,也压抑着工作的进度。听着倪家人的介绍,叶水培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父子不和。
倪迎春和父亲矛盾由来已久,二人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有着很多差异,久而久之,误解就加深了。这次,儿子说什么也不想跟父亲住在一起了,他要到嘉兴自己租房住,待安置新房建好以后再搬回来。
叶水培按照政策给他算了算帐,要是原先的补偿标准,只够父子一家人租房在一起的费用,分开租房的话补偿款就不够了。怎么办?是坚持原来的政策,还是特事特办?叶水培一时也陷入了困境。
看着白发苍苍的倪阿庆老人,叶水培更有些不忍,父子的隔阂要是化解了,不但赡养老人的事情变得和谐,而且搬迁也会顺理成章。于是,他想再努力做下工作,安排德高望重的老支书和教师身份的倪家姐姐姐夫来做工作……
下午,小何的电话又一次打过来,叶水培急匆匆地赶往16组张林荣家。
小何正和张林荣在兴高采烈地谈着,显然,评估公司给出的价值数字让张林荣满意了。叶水培心想,这块石头总算可以落地了。
张林荣在村里开了一家小型羊毛衫加工作坊,有十几间厂房,雇用员工十几名。叶水培进来的时候,机器仍然在快速运作,今年的市场行情很好,工人们在加班加点工作。以前让他搬迁,他总以没有找到合适的生产用房为理由搪塞,初次评估的结果也不能让他满意。
⒊这是第二次评估了,考虑得更加细致,连当前的市场行情影响也考虑进来。“按照这个标准补偿你看可以吗?”小何问道。
“好的呀,只要把我的经济损失补偿了,住房也安置了,我也没啥可说的。”张林荣笑道。
小何点了点头,转向叶水培。
叶水培一听不对,“住房也安置了?你这个厂房是建在宅基地上的吗?”十几间的厂房面积,安置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叶水培要确认下。隐约中,他还记得,张林荣的父亲户口已经迁出了,但住房还在,已经在考虑给予其住房安置了。
“我想是的,这是我自己建的房子,怎么能不给我住房安置呢?”
通晓政策的叶水培一下明白过来,“给不给住房安置要看你这块用地是不是自家的宅基地,还是违章建筑?另外,我记得你父亲的住房已经安置了,你的应该也在那里面,因为宅基地权证上户主是你父亲,你是家庭成员……”叶水培开始给他讲解政策,几年的基层工作下来,这样苦口婆心的宣传已是他的强项。
张林荣怎么也不相信,刚才还无限希望的安置房,一下子成了泡影。“怎么是这样的,我父亲的是他的,我的是我的呀!我父亲的宅基地权证上怎么可能有我的名字?”
再争辩也无济于事了,叶水培拨通了拆房小组办公室的电话,“我让人去土管所把原始资料带过来,咱们再说吧。”做“两新”工作也要有点侦查头脑,叶水培反应相当敏捷。
话音未落,一个村民走了进来,“叶镇,我正找你呢,我在高有福那里的二亩地不还给我是不行的,我听人说他又变卦了,你说我还能要回来吗?”
“别急,你放心,这事我们会跟有关部门请示联系,一起来做高有福的工作,一定会解决好。”
原来,前些年,这里的人们感觉到种粮效益低,纷纷进城打工或者自己做生意,家里的田也就不怎么想种了。22组村民高有福就或租或借或捡地从这些人手里集聚了20多亩水田,开挖鱼塘养甲鱼,收益渐渐好了起来。“两新”工程展开后,为数不少的补偿款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就了另外7户村民想要回田地的缘由。
“你先回去,这个事情,我再找高有福谈谈,现在忙不开。”说着,叶水培又接起了一个电话。这个村民将信将疑地走出门去。
“找到了是吧,那你把那个原始资料马上送过来,我这边急用啊,越快越好,路上小心!”叶水培走出门外,在树荫下点了根烟,他需要静静地呆一会。在陡门村驻点工作两年多来,他明显地清瘦了许多,“有钱难买老来瘦”,他常常这样自我解嘲。
村庄平日里看起来是和谐平静的,就像个艳阳天一样,可一旦要搬迁起来,各种各样的矛盾就会暴露出来。这是他工作的深刻体会,农村农民的工作不好做,一个小问题处理不当就会变成影响全局的大问题,所以他不容自己松懈,时刻绷紧着“为民安民”的那根弦。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他看来就是“以民为本”,他坚信自己的思路是跟党和国家的发展方针保持一致的。
4、倪迎春似乎有点装疯卖傻地闹着,倪阿庆在一旁直叹气,说了半天,他还是坚持要去嘉兴自己租房住。“可能分开住,会让他的脾气变好些。”倪家姐姐也没招了,她想着分开一段时间,留下冷静思考的空间也许更有利于事情发展。
村支书走到张林荣家,叶水培正在查看原始资料。“老张你看,这个是你父亲的宅基地权证资料,你的名字也在上面的,家庭成员一栏里。我没说错吧?”
张林荣无语了。
“咱们还要按照政策办,你放心,厂房里涉及到的经济损失,我们一定会按照这个合理的评估价给你补偿的。”叶水培说。
老支书告诉叶水培倪家人的想法,叶水培思考良久,斩钉截铁地说:“对这样的情况目前还没有细化政策,按照倪迎春目前的精神状况,咱们可以考虑给他再补贴一些。要是上级有看法,群众有意见,这个担子就由我自己挑!”
老支书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不能你一个人挑,要是追究责任,我们一起挑!”二人的心贴近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夏夜的虫鸣奏起了和弦。叶水培习惯于边溜达边想问题,此刻他来到了一个水塘边。这是高有福的甲鱼塘,微风轻抚,丝丝凉意让人感觉很舒服。可是,叶水培的心里怎么也感觉不到轻松,是的,高有福的事情已经谈了三次了,还是谈不拢。
叶水培溜达着,远处有个火星在忽明忽暗,有人!
“老支书,是你啊,你怎么在这里哈?”叶水培走上前去。
“这儿,地段好,有人路过看得见,我是怕有人趁黑跑去上访啊。”老支书吧嗒了口烟。
“对的,有问题尽量就地解决,群众可能不理解,但千万不能让他们误解啊。”叶水培深有感触地说。
“可不是,同样的庄稼地,种的农作物品种不一样,每亩地评估出的补偿价格要是不一样,群众就要有意见了,全然不顾农作物长势怎么样,就说我们干部偏心。1组的赵金荣为那4亩地的葡萄找了我三四回了!”老支书苦笑着说。
“不患寡而患不均啊!不少村民的观念还有些落后,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咱们要引导好!从农民到市民,观念的转变也是“两新”目标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谈兴正欢。一个黑影渐行渐近,倪迎春!
怎么是他,难道他还不满意要去上访?!两人的心一阵惊讶。
“叶镇长,老支书,你们都在这——这里啊!”倪迎春笑容满面地走来,“我姐姐摆了桌酒席,想请你们去一趟。”
“赚钱了,赚钱了,我都不知道怎么花……”手机铃声响起,两人同时摸手机,“哦,不是我的手机响,你的手机铃声也是这个啊。”叶水培笑着说。
老支书看着手机发愣,叶水培抓过来一瞧,短信:“你要是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小心你全家!”
老支书轻声念着:“你要是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
老支书神情沮丧。
倪迎春一听,跳出老远:“老支书,这个不是我发的啊,真不是!”跑出十几步,回过头来,大声喊:“我姐做好饭了,你们要来啊!”
“老支书,你看!”叶水培把自己的手机伸向他的面前,“别伤心了,哈哈。”
同样的短信内容。
老支书望着鱼塘边的万家灯火,爽朗地大声笑起来……
5、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陡门村作为全区“两新工程”的试点,自从2008年启动以来,一直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创新,驻村工作小组和村干部一起开拓进取,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成效明显。他们以人为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民生面前不含糊,在政策面前有原则,在群众面前树形象,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基层发展之歌。从前期的走访调研、土地普查、实地规划,到宣传发动、土地流转、评估搬迁,再到后期委托筹建、质量监管、土地招商,这些可亲可敬的基层干部们兢兢业业,不辱使命,扎实地推进“两新工程”的建设进度。
——“两新工程”进度链接
截止目前,陡门村共27个组(含潘家浜一个组),土地流转签约率达到95%以上的有26个组。已签约农户847户,占应签约总户数的99.53%;流转土地面积6983.6亩,占全村面积7001亩(指水田、旱地、自留地等面积)的99.76%。24个组达到100%流转。截至目前,签订评估协议850户,占总数的98.27%;实际拆除农房843户(已评未搬7户),占总数的97.46%,拆除农房面积23万多平方米。21个组100%签约拆迁。
陡门安置地块-----秀洲新区高桥花园西北侧,一期征用安置房用地228.5亩,将建成五层楼公寓房1774套,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为18万平方米,户型面积分别为125平方米,105平方米,71平方米,52平方米四种,根据前期的测算,缺口面积近3万平方米,40亩4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正在办理报批手续当中。一期工程采用BT方式,委托嘉兴市现代服务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造,于今年3月2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10年12月底前竣工,配套工程计划于2011年6月底前竣工。目前一期的主体工程已建设到三层多的高度。
陡门村土地整理项目计划新建泵站29座,衬砌渠道93688m,新建机耕作业道路63679m,新建标准生态圩堤35138m,土方工程量182.5328万m³,低压线路电气工程29座,新建落河缺204座,安排绿化工程资金343.8万元,安排道路硬化工程资金117.42万元,项目总投资2561.36万元(不含政策性赔偿费用)。土地整理土方工程于09年11月下旬正式开工,全村9785亩待整理土地划分成四个标段,现进入田间施工扫尾阶段。
从农户流转出来的土地,由区、镇两级组建的嘉兴市秀洲区欣农投资有限公司实施对外招租。长期招租(20年),有签约项目7个,目前正式引进高效生态农业项目6个,面积6900亩,其中包括台谊的海峡两岸科技农业示范园项目5000亩。
今年,秀洲区将确保改造集聚农户8000户,集聚农村人口比例不低于10%。各镇纷纷因地制宜探索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具体操作细则也将在本月全部出台;农户参与“两分两换”的热情越来越高,全区已有4200多户农户报名集聚……今年上半年,秀洲“两新”工程建设规划布局进一步优化、要素制约逐步破解、机制模式不断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区14个示范性新社区建设点已全面启动,累计融资4.7亿元,落实安置用地面积6758亩,开工建设安置房28万多平方米。
在进一步加快全区“两新”工程建设进程,抓紧做好安置地块搬迁扫尾和基础设施配套工作的同时,今年7月,秀洲区所有示范性新社区农民自建联排安置房将全面进场开工建设,政府统建多层公寓安置房将完成规划设计和建设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到三季度,农民自建联排安置房建设全面推进,政府统建多层公寓房全面开工,从而确保到年底,全区农房改造集聚出形象。
秀洲区将进一步加大对“两新”工程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其中各镇推进农房搬迁集聚后,新增节地空间80%留镇使用;“两分两换”节余空间中用于资金平衡的经营性用地的出让收益,按照相关规定返还乡镇;按照农房改造节地水平和建成户数,进一步加大财政以奖代补力度等。此外,在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的前提下,秀洲区将继续探索建立家庭工业集聚区,鼓励引导农民压缩住宅占地面积,多形式联建多层产业用房,拓展产业发展和农民创业空间。
来源:
秀洲新闻网
作者:
张兆利
编辑:
张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