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来最典型梅雨告别嘉兴 南排工程排水量相当全市正常河道总蓄水量
2010年7月18日 08:06
昨天,困扰市民30天的梅雨天气终于告别我市。记者从市防汛防旱指挥部获悉,今年梅雨期我市降水量为11年来最多,截至7月17日上午8时,平均降水量为328.6毫米,比历年平均降水量多45%。梅汛期间,我市南排工程的总排水量为3.97亿立方米,相当于全市正常河道的总蓄水量。
据市气象部门专家介绍,今年我市梅汛期较为典型,常年嘉兴梅雨期为26天,平均降水量为227毫米,今年则为30天和328.6毫米。除市区外,各县(市)的平均降水量都在335毫米以上。据悉,我市前一次较为典型的梅汛期要追溯到1999年,当年全市平均降水量超过500毫米。
今年梅汛期间,我市频繁出现大到暴雨。30天内,我市共出现6次系统性强降水过程,出现4个暴雨日。据市防汛指挥决策和支持平台实时数据显示,在全市9个水文监测站中,降水量最大的平湖站为441毫米,其次为桐乡站379毫米、于城站363毫米、嘉善站353毫米。受连续强降雨影响,7月16日18时,嘉兴水文监测站的水位达1.9米,超过警戒水位0.44米,超过危急水位0.04米。全市有5个水文监测站超过危急水位。
面对强降雨和洪涝灾情,全市紧急行动起来,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通力配合,应对暴雨洪涝灾害。市防汛防旱指挥部三次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认真落实防汛责任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强降雨。市气象局及时提供天气情况的预测,市农经局全力做好农业的防灾减灾工作,各水文站24小时监测雨情水情变化。
据市防汛防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今年梅汛期间,我市积极发挥南排工程、市区城市防洪大包围工程和圩区工程的作用,确保市区没有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积水现象,充分保证了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
为减少强降雨可能带来的洪涝灾害,我市增强了南排工程的外排能力。市防指先后启动杭嘉湖南排工程长山闸、南台头闸、盐官枢纽下河闸,全力排泄洪水。据统计,自入梅起至7月17日上午8时,南排工程的总排水量为3.97亿立方米,这一数量等于把全市正常河道的蓄水全部排尽。南排工程的外排作用,有效降低了我市外河河网水位。
在排内涝方面,市区城市防洪大包围工程和圩区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受短时强降雨影响,市区部分地区出现了积水现象,市区六期小包围泵站先后投入运行。针对市河道水位迅速上涨的情况,7月5日和14日,我市两次启动市区城市防洪大包围工程,关闭大包围工程沿线所有闸门并启动泵站抽水。据悉,在梅汛期间城防工程单泵运行时间为522.67小时,排放积水2257.9万立方米。虽然城防工程内外水位差最大时达0.7米,但由于市区城市防洪大包围工程的启用,使市区包围范围内水位始终控制在1.16米至1.26米之间,有效缓解了市区的洪涝灾情。另外,梅汛期间我市1000多个圩区关闭运行,使得内河水位低于农田的水位。凭借完善的圩区工程,我市确保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最大限度降低了农业的受灾损失。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编辑:
张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