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开始,海宁市政府将投入近1000万元,为该市符合条件的近17万名企业职工送上了免费健康体检。检查项目包括内科常规、外科常规、胸透、心电图、B超、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肝功能、血脂等项目。
海宁的做法有两个耐人寻味之处。一是免费体检的对象。据海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金骏介绍,目前海宁的企业退休人员有健康体检,被征地农民也有,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的也有,唯独企业在职参保职工没有。这些人都是哪些群体呢?他们有企业在职职工、自谋职业人员,机关、事业单位中按企业标准参保的合同制职工,这些人过去是免费体检的“盲区”。二是检查的项目,对于这些劳动者来说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今年初以来,企业用人成本相对过去有所上升。对劳动者来说,收入提高是件好事,但这也给企业以及政府的投入施加了压力。协调好劳动者收入与投入的关系,才能实现和谐劳资关系。企业对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有一个容忍的限度,政府的投入也有限值,在提升劳动者收入、福利待遇时,需要一点“补位”意识,即将有限的财力投入到刀刃上。海宁的做法,就是在广大的职工群体中寻找应该“补位”的点,即目前体检群体中的“盲区”,另外,体检项目也并非全面撒网,而是选择针对性较强的项目。
这让记者想起最近温家宝总理来我省考察时的讲话。他要求各级政府和企业针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新情况,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既要逐步增加职工收入,又要使其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适应,从而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职工工作稳定和社会就业持续增长。
提升劳动者收入、福利待遇,是实现劳动者有尊严地劳动、体面劳动的必要条件,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重要内容。不过,总理还说“要使其(劳动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适应”。也就是说,劳动的效率高、产出高,就可以享受高收入,反之,不切实际地倡议单方面大幅提升劳动收入,只会让企业和政府的投入不堪重负,不利于劳资双方关系的和谐。在企业和政府投入一定的情况下,积极寻找职工目前最迫切的需求点,及时“补位”,这既改善了职工的生活质量,又不至于给企业及政府增加太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