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天气预报错误,进步从认错开始 南京气象局官网上公开承认
2010年6月25日 08:23
6月15日,南京气象局预报6月17日至21日南京会下雨,可最终并没下雨。6月23日,南京气象局在官网上公开承认预报错误。据悉,这是近年来气象部门首次公开承认预报错误。相关专家称,气象预报不可能做到100%准确,望公众予以宽容。
“下雨了……有些人带了伞,在羡慕的眼光里撑开伞,感激天气预报难得有报对的时候……”这是十年前韩寒在《三重门》里对天气预报的一句经典调侃。
天气预报是一门重要学问,起源很早。前段时间《三国》热播,从中可知,仅凭肉眼观测,诸葛亮这位传说中的古代“气象学博士”就能窥伺天机:雾锁长江,草船借箭;筑坛借风,火烧赤壁。可惜,肉眼凡胎终究不能洞悉宇宙之变。诸葛亮火烧司马懿时,就突遇不测风云,毫无征兆地天降大雨,浇灭了蜀国图谋中原的希望。可见,善变莫若天,天象诡秘难测。以诸葛之多智尚且会一败涂地,而十年前,现代天气预报技术已然成型,仍有韩寒嘲讽的“难得有报对的时候”。
当然,平心而论,如今科技日新月异,虽还不能像美剧里超能英雄一样,穿梭时空洞穿未来,欲知天灾人祸,但有了众多气象卫星,天气预报的水平早已空前提高。这种“技术依赖”有时让人产生一种“永远正确”的错觉——即便知道自己错了,却从不肯轻易认错。
气象部门是服务民生的部门,假如因技术原因出现预报误差,这时候出面认个错,没什么大不了的。是人都会犯错,机器也有失灵的时候,天气预报不可能突破当前科技的限制,不可能做到全知全能。报纸还有“更正声明”,气象部门出面为自己的失误致歉认错,不但无损于部门形象,反而可能获得公众认可,获得印象加分。
相反,如果明明错了,还死不认账,则只会引起民众反感,民众就可能揪着你的“小辫子”不放。《三重门》里的调侃,与其说是嘲讽预报技术缺陷,不如说是发泄对气象部门“长期正确”的不满情绪。
这次南京气象局在官网上公开承认预报错误,希望获得谅解,从网民跟帖留言来看,诚恳认错比遮掩忽悠获得了更多肯定。网友表示“比地震局、统计局强,肯认错就是好同志”,可见不肯认错的不只是一些气象部门,山西“等地震”丑闻就是一个明证。
所以,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与其苦心经营一个“无所不能,永无过错”的正面形象,最后弄得破绽重重,反差巨大,不如以最正常、最真实的面目坦然示人。权力祛魅是打造阳光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开始,那就不妨从承认错误开始。权力必须是谦卑和自省的,而不能是傲慢的。
2008年南方雪灾中,中国气象局局长反问记者:“春运混乱为什么要气象局道歉?”今年西南旱灾,社会未及早采取应对措施,气象局则坦承水平有限,没能作出准确预测。这是一个进步,每个进步都应该赢得掌声,只是希望进步的不只是气象部门。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李晓亮(四川)
编辑:
张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