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专题2010 > 两新工程 > 新闻集锦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用创新增强动力 用创新引领统筹 全力推进秀洲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2010年6月3日 14:21

  当前,中央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针已经制定,省委加快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和加快大平台构建的蓝图已经描绘,市委加快“两新”工程建设和加快网络型大城市布局优化、促进沪杭同城的号角已经吹响。

  无论是推进经济转型,实现发展动力由生产向消费转变、产业体系由制造业为主向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转变,还是推进社会同步转型、加快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迈进、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变,都必须依靠城镇化这一主动力,必须狠抓创新引领城乡统筹这一关键环节,用创新增强动力,用创新引领统筹。

  我们要以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强大动力,紧紧抓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和嘉兴作为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契机,全面贯彻实施“与沪杭同城”战略,始终坚持创新引领未来的发展航标,扎实开展“项目提升年”和“两新工程建设年”活动,以“两分两换”加快“两新”工程建设,以城市化推进工业化、推动现代化,加快秀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赶超发展。

  以创新为引领,规划统筹城乡发展新蓝图。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其原意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既然改革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促进创新的因素也被视为至关重要。因此,要坚持创新引领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注重规划先行。规划是方向、是龙头。秀洲区在推进“三个发展”,打造“三个区”(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赶超发展,全力打造双业并举转型升级先进区、创业创新生态宜居新城区、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和谐区)中,必须强化“全域规划、全域设计”理念,加快建立完善城乡全覆盖的规划体系,全面推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单元化管理。

  要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生态相仿”的原则,切实做好区域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着力突破行政壁垒和隔阂,结合编制“十二五”规划,以城乡区域统筹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突出南部空港物流、新区科技孵化城、北部湿地休闲等产业集聚区大平台规划建设,加快国土片区综合开发,实行错位发展,积极推动区域规划衔接、交通对接、产业联动、资源共享。要结合新市镇建设步伐,深化完善“全域规划”,以“与沪杭同城”为背景,以土地要素为核心,对全区542平方公里区域进行高标准的整体规划。全力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留足新市镇发展的土地空间,完成全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积极搭建区、镇两级国资运作平台,强化国资运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参与实施国土片区综合开发,主动承接大城市逆城市化发展转移的高端要素,推进三次产业融合互动,促进人口集中、土地集约、产业集群、服务集成。

  以项目为抓手,积聚统筹城乡发展新动力。

  项目提升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统筹发展的主抓手。秀洲区要实现“三个发展”,必须牢牢抓住“项目提升”这个“牛鼻子”。对此,秀洲区今年提出了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深化结构调整,实现投入强度与投资效益双统一的新举措:在深化“项目提升年”活动中,继续大力实施8大战略性集成平台项目和60个转型提升重点项目(简称“860”工程);全面推进241项总投资302亿元当年投资102亿元的千万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区级领导实行联镇包干,检查督促引资、投资、融资工作,合力推进项目建设。要深化“项目提升年”活动,必须在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项目推进的速度和加强项目服务的深度上下功夫。

  要在全区深入开展“双攻坚、双服务、双竞赛”活动,以攻坚强实效,以服务助转型,以竞赛促提升,加快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生态建设,进一步激活区域内源经济的发展活力,积极培育三次产业新的增长点。尤其要抓住嘉兴作为全省科技创新副中心的契机,加快对接央企国资和高新项目,推进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一心八园”主体项目建设;抓住嘉兴现代物流园列入省部共建大物流重点物流基地的契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进现代物流向供应链高端延伸;抓住海峡两岸科技农业示范园签约落户为契机,加快“万亩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进生态高效都市型农业“接二连三”发展。

  以“两新”为重点,创新统筹城乡发展新模式。

  加快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两新”工程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中之重。围绕打造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和谐区的目标,扎实开展“两新工程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突出改革重点,凝聚各方力量,加大推进力度,提升扩面“两分两换”,全面推进“两新”工程建设。全区确保完成8000户农房改造集聚任务,基本建成10个以上示范性新社区,其中年内在各新市镇镇区启动建设的新社区集聚户数达到600户以上,5个新市镇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全年建设用地复垦5000亩,新增土地流转1万亩以上。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保护和调动农民群众参与“两分两换”和“两新”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按照“政府可承受、农民可接受、发展可持续”的原则,不断完善提升“5+50”的布点格局。一方面,突出做大做强“1”,扎实推进强镇扩权,增强新市镇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打造新市镇现代城市功能区块。强化产业的支撑作用,大力推进如洪合镇依托毛衫产业集聚优势实施的跨镇集聚试点工作,积极推动农村人口和农民居住向新市镇镇区集聚。另一方面,做优做美城乡一体新社区,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发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合作经济,搭建更多创业创新平台。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和公共配套建设,整合多方资源,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有效分离,促进农民转变居住、转换身份、转移就业、安居乐业,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严格落实强镇扩权培育现代新市镇的一系列政策意见,加快打造新市镇先进制造业主阵地,努力建设一批田园式宜居小城市和江南水乡风情小镇。

  以完善机制为着力点,激活统筹城乡发展新活力。

  创新机制体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保障。要深化完善以优化土地使用制度为核心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完善规划审批和责任追究制度,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积极探索政府推动、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两新工程”建设投融资新机制,不断完善区、镇两级国资运作体制机制。要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按照清产核资、清人分类、股权量化、建章立制、规范监管的要求,通过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努力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比例。要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进一步构筑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全面落实统筹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继续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机衔接。

  要推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和投资创业,扩大政策性农民自主创业保险试点,鼓励农村居民投资创业、联合创业,推进全民就业创业。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市、区政府对生态补偿的调控手段,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逐步建立公平公正、积极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要着力创新各项政策配套,围绕新市镇建设优化公共财政与专项资金政策,围绕集聚农户研究“两新”住宅产权政策,围绕农村社会结构变革探索新型社会组织管理政策等,唤醒沉睡要素,优化资源配置,统筹推进城乡资源的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改革,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新居民服务管理规范化运行。要加快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按照“1+X”村镇规划布局,探索建立综合性党组织,推进农村党建社区化转型,探索建立“两新工程”公共服务设施维护管理机制。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中共嘉兴市秀洲区委书记 祝亚伟    编辑: 张兆利

 相关稿件
·把经济优势转化为文化投入 秀洲:实现经济和文化的融合与互动
·《浙江日报》专版:转型发展看秀洲——创新之路铸就“秀洲模式”
·秀洲新兴产业异军突起 到2015年有望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
·国字号兵工巨头+国际航空领头羊 嘉兴秀洲临空经济起航
·秀洲农民画再现水乡奇葩新光彩
·七彩画图出秀洲 亮出一块生发民间、扎根生活的文化品牌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