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需要那么多硕士老师吗?
2010年5月29日 08:10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表示,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均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经任教学校考核合格,部属师范大学根据工作考核结果、本科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考核录取。 (5月27日《新京报》)
免费师范毕业生在协议服务期限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论坛)。让其在任教满一学期后,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研究生,确是可以满足这个群体追求高学历的要求,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更多的优秀学子报考师范类专业。不过,对此笔者有两个困惑。
其一,教师岗位与学识水准有何关联?免试申请攻读在职教育硕士,很难说有一个学术上的衡量标准。如果把志立于教师岗位的免费师范生看作是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水准,那这一些职业道德与他们的学识水准又有何联系呢?要知道,一个人的职业道德水准,可不一定代表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对学历考试动辄免试,给予更宽松的条件,那只会带来在职教育硕士学位含金量的贬值。依我看,要吸引更多优秀学子立志于教师岗位,倒是可以来得更直接些,不妨从改善教师的工作待遇和社会地位入手。譬如像韩国一样,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羡慕的职业。如果我们的老师岗位能像现在报考公务员那么火爆,也就不愁招不到优秀人才去当老师的。这才是充实老师岗位,提高教师群体素养最需要的。
其次,中小学教育,需要那么多硕士生吗?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在读完本科以后,学历对其业务水平到底又有多大影响呢?在现实中,一些老师成了在职研究生,也未必代表其教学水平有多大的提升;会写几篇教育论文的中小学老师未必能教好学生,讲的课未必受学生喜欢。笔者认为,中小学校的老师最需要的是甘为人民教师的意愿,不浮躁,耐得住清贫寂寞。不愿一辈子与孩子为伍的人,是当不好老师的。
在前几日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中央高层领导强调:要不拘一格、广纳群贤,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给免费师范生攻读在职硕士学历宽松的条件,提醒了我们:一则,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定,到底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一位教师的业务水平;二则,教师的职场再教育,如何真正提高其业务水准。这需要有新的破与立,不全在让免费师范生免试去攻读现行的在职教育类研究生。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王玉初
编辑:
朱琴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