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改革 不断创新 广集民意——"中国式"反腐硕果丰硕
2010年5月20日 09:16
预防腐败屡出新招——国家预防腐败局2007年正式挂牌运作后,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开展预防腐败工作,抓住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总揽,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的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
广开渠道汇集民意——2008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统一举报电话12388正式开通,一年后又开通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各地各部门也陆续推出一项项新举措,例如杭州市纪委监察局建立了旨在第一时间有效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回应和处理网民反映有关反腐倡廉的热点问题。
创新思路查办案件——2008年10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会议召开后,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会议精神,改进查办案件工作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例如河南省加强办案工作体制机制制度建设,探索出一套融激励、约束和治本三位一体的办案工作长效机制;公安部联合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条令,赋予派驻公安机关监察机构对下级公安机关民警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立案权和调查权,实现了公安系统监察体制特别是案件查办体制的重大突破。
找准难点集中突破——2009年7月,中央作出决定,由中央纪委牵头集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各地各部门也积极跟进,例如大连市在建设项目多、投资数额大的情况下,创新规划立项审批办法,变政府决断为“百姓拍板”,有效防止了职权滥用。专项治理活动开始至今年2月底,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5803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374人。
深化改革提高素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自身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努力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2009年,中央纪委对全国2000名县(市、旗)纪委书记首次进行了集中培训,并第一次专门就地方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各地各部门也不断深化改革,例如内蒙古以改进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办法和推行常委会票决制为关键环节,积极探索选拔任用纪检监察干部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形成了一套比较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的选拔任用机制。
一个个创新办法,一条条有力举措,就是为了做到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就是要实现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思路解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
在一次次的探索中,人们看到——领导干部作风和观念正在转变,共谋科学发展、同促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
积极探索,生动实践——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发展的办法推进工作,涌现出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富有生机活力的好经验新典型
“一把手”报告廉政情况,网上公示自查报告、现场询问、公开测评、现场报票、市纪委书记点评……去年,武汉市选择江汉、武昌、洪山和江夏4区,由区委书记向市纪委全会报告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并接受市纪委委员问询和评议。
“有点紧张,丝毫不敢马虎。”“大考”之后,4位区委书记不约而同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为了“备考”,洪山区委书记吴勇对自查报告几易其稿;武昌区委书记张光清则两次召开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报告。
武汉市的探索,是近年来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生动剪影。
党的十七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围绕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一目标,在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方面锐意改革、大胆创新,不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在反腐倡廉理念思路上不断创新——
黑龙江省综合运用教育、制度、监督、惩处、改革五种手段,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统一于长效机制建设中的纠风工作新思路,有效避免“防不胜防、纠不胜纠”的问题;江苏东海县率先实施纪检监察资源重组,在全县23个乡镇设立6个农村工作室,随时接待来访群众,实现了工作重心下移,监督关口前移。
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上不断创新——
陕西省在全省设立了2.4万多个村民监督委员,不仅拓宽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的村民自治途径,而且有效破解了对村干部缺乏监督的难题,填补了对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实施监督的法律空白;江苏省连续六年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活动,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基本框架。
在反腐倡廉监督上不断创新——
去年7月,广州市1548名市管干部完成个人信息填报后,广州市纪委根据系统统计出来的“裸体官员”情况、市管领导干部出国(境)、婚姻变化等有关数据,及时制定了加快对滞后文件规定的清理完善及对市管干部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情况进行甄别调查等措施。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谭浩 郭奔胜 李章军
编辑:
吴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