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首创的排污权交易落户“西施故里”
2010年5月19日 07:04
“始于嘉兴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已经在我们‘西施故里’扎根了。”昨天,参与“2010杭湖嘉绍环保行”联合采访活动的媒体记者来到绍兴诸暨采访,诸暨市环保局局长孟桂明介绍,自诸暨市启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以来,诸暨市已有661家企业申购二氧化硫指标4886吨,申购COD共1150吨,电镀酸洗废水量指标352370吨,累计资金约为1500万元。
“嘉兴样本”的示范效应
“听说嘉兴推行排污权交易以后,诸暨就认为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昨天,孟桂明告诉记者,参考嘉兴的做法,诸暨市制定出台了《诸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有偿使用暂行规定》,开始对所有新上项目收取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有偿使用费。
“可以说,嘉兴的排污权实践为我们开展排污权交易奠定了信心和基础。”据孟桂明介绍,自排污权交易开展以来,诸暨市污染减排效果明显。以富润控股集团为例,这家企业购买排污权以后,不断通过系统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一年减少污水排放123.7万吨,削减COD为94.5吨。
排污权初始分配的“诸暨实践”
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一个难点就是新老企业是否公平地获取排污权。许多人认为,老企业没有为排污权支付费用,而要新企业交纳排污权费用,有些不公平。对此,诸暨市的做法是,老企业也要花钱购买排污权。
据了解,在申购排污权交易的1500万元资金中,新企业支付的费用为600万元,老企业支付的费用为900万元。
“新老企业都要为排污权支付费用,这让企业感到公平。”孟桂明说,这一做法,得到了企业主的认同。
为了解决企业购买排污权资金问题,与嘉兴的做法一样,诸暨市也推出了排污权抵押贷款工作。诸暨市环保局与诸暨农村合作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绍兴诸暨支行、绍兴商业银行诸暨支行签订了合作协议。截至去年底,诸暨市已有16家企业获取银行排污权抵押贷款348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学习嘉兴的做法,将排污权进行公开拍卖。”孟桂明表示,只有推行排污权交易,才能体现排污权的市场价值。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陈 健
编辑:
张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