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争当世保安保志愿者 无名卡点无名小店有位热心阿姨
2010年5月7日 08:09
【护城河档案】
这里是“环沪护城河”中的一个无名卡点。河的北面是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夏坊村,河的南面是平湖市新埭镇泖河村,两村之间通过一座小石桥相连。在频繁的交往中,村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因为地域而产生的身份差别。然而,这个卡点的设置,一下子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也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世博会举办中的责任和荣耀。
人人想世博、人人为世博、人人参与世博在这里蔚然成风,在日常生活中,隔河相望的居民似乎没有什么两样,但他们平时却常常往返于两省市之间。这里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昨天,记者走进村庄,走近村民。
【现场目击】
一座无名小桥横跨小河两岸。桥上斑驳的桥面、幽暗的石板,仿佛诉说着两个村悠久的交往历史。“你可别站在这里打电话,有可能是上海的漫游哦。”泖河村村干部施卫军笑着对记者说。由于地处上海与浙江交界处,两地的手机信号错综交叉,在桥的南边打电话,往往会接入桥北的上海网络。费付祥家因为工作缘故常常要跟北岸的上海联系,而手机常常分不清人们的“身份”,最后干脆装了一部上海的固定电话。“这里很多村民在对岸的服装厂上班,每天很多人要经过小桥来往于上海与浙江之间。”施卫军说。
因为世博安保,这座原本繁忙的小桥冷清了不少,对于桥头无名小店的店主费阿姨来说,生意上的确损失不少。但自从世博安保实施以来,费阿姨却变得更加忙碌了。5月4日凌晨1时多,“咚咚咚”的敲门声把她给吵醒了,原来还在外面值班的世博安保志愿者的热水用完了。费阿姨二话没说,连忙起床,为“哨兵”烧开水。“他们太辛苦了,现在天又这么热,没水可不行,我就帮他们烧点水。”除了一天24小时保证热水供应,见到陌生人经过,费阿姨也会上前聊上几句。
50多岁的王迪根是泖河村的农民,也是世博志愿者,前天已经是他第五天“站岗”了。如此频繁的值班,会不会影响家庭和工作?他说:“都已经跟家里交代好了,家人都很支持,另外我也会想办法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另一名世博志愿者胡军杰是泖河村农民,也是新埭派出所的一名协警,前天刚上了一天班,昨天又立马来到这里“站岗”。“我们这里有10名志愿者,每天大家三班倒,保证各个时段都至少有两人值班。”胡军杰说,当时自愿报名当世博志愿者,村民们报名积极性都很高,报名的人也不少,能够在几千名村民中当上志愿者,他着实感到有些自豪,“因为世村干部彭牡蓉对记者说:“他们都是提前过来的,简直比上班还准时。”这里的守护人员由村干部、党员、协管员、保安、志愿者联合组成,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责任心也很强。遇到不熟悉的人,他们就会要求对方进行登记。由于村里广泛宣传了世博安保的重要性,平时村民们对经过家门口的一些陌生人也会格外留意。
施卫军说,原本这条水泥路上有一些逃费的小轿车绕行而过,自从在路口设置了两个石墩,现在基本上只有摩托车通行。虽然车流量少了,但工作却一点不马虎。“我们都进行过培训,一旦遭遇紧急情况,大家都能从容应对。”施卫军说。
【新闻当事人心声】
虽然一条小河把我们分成了上海和浙江,但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们却通过石桥往来于两地,不分彼此。现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并没有使我们关系疏远,而是借着这个国际盛会的纽带把我们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世博安保期间,我们将继续采取卡点设防、夜间巡防、群众联防的工作机制,筑牢“环沪护城河”的安全防线,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竭尽全力,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全村人的骄傲。——施卫军
博安保志愿者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我是退伍军人,符合志愿者的条件。虽然现在两边都要跑忙了一些,不过心里很开心。”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王杭徽 余延青
编辑:
张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