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城里的孩子慕名到乡镇中学就读 城乡教育无缝对接催生生源逆流

2010年4月25日 08:06

    又到了小学升初中的时节。这些天,秀洲区油车港镇中学每天要接到很多家长的咨询电话,令校长张解林颇感意外的是,有不少家长在嘉兴市区工作,孩子户口也在市区。

  南湖区余新镇中学也遇到了类似情况。截至目前,已有10多名在嘉兴市区工作的家长明确告诉校长陆晨阳,孩子的初中一定要到余新镇中学上。

  市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我们在摸底调查中发现,一些教育质量上乘的乡镇中学不但出现本地生源回流现象,还吸引了不少城里孩子。”

  嘉兴城乡生源逆流是我市城乡一体化结出的硕果。市教育局局长冯家俊告诉记者,这些年我市通过城乡结对、城乡教研互动、城里老师到乡镇中学挂职、师资待遇及职称评定向农村教师倾斜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嘉兴农村学校办学水平迅速提升,有的乡镇中学不管是教学质量还是学校社团活动的开展,和城里学校相比一点也不逊色。以余新镇中学为例,这里每年有70多人考上省一级重点高中,重点率在15%左右。全校有22个社团,活动搞得红红火火。

  嘉兴城乡生源逆流也与家长教育观念的渐趋理性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家长已认识到“最适合孩子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小沈在初二的时候从市区一所名牌民办初中转学到油车港镇中学,他的母亲说:“以前总以为城里学校的教学质量要远远好于乡下,但从我孩子的经历看,好学校是因人而异的。”她说,小沈在市区就读时,曾因竞争激烈感到身心疲惫,情绪低落,到油车港镇中学后重拾了信心,上学期期末统考成绩从原先班里倒数升到前十名,语文从长期徘徊在及格线一跃进入优良行列。

  鼓励优质师资扎根农村,提升了农村教育在家长中的信心。以海宁许村镇中学为例,2006年以前,该校平均每年有200名生源流失。除到海宁市区择校外,一部分人到邻近的杭州余杭就读。从2006年开始,海宁在嘉兴市率先实行“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明确镇(街道)的教育职责,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为了让优秀的师资扎根农村中小学,教育主管部门在农村教师评优和职称晋级上给予明显倾斜。目前在海宁市,同样工龄、同样职称,每个月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比城市教师高出900多元。这样的政策留住了一批优秀教师,也留住了生源。许多家长表示:“许村镇中学能提供不比城里学校差的优质教育,谁愿意花那么多的精力择校呢?”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俞佩忠 应丽斋 见习记者 王垚烽    编辑: 朱琴燕

 相关稿件
·教改方案年内将出台 学前教育暂难纳入义务教育 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