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扩面,老住宅区改造 我市完善四类保障体系实现住有所居
2010年4月15日 08:09
今年起至2012年,市区将通过廉租房扩面、继续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农民工公寓、实施老住宅区改造,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让更多低收入家庭享受到住房保障的“阳光”,昨天记者从市建委住房保障局了解到,《嘉兴市区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规划》(2010-2012年)已经出台。
已建86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
记者了解到,市区近几年不断扩大保障性住房的受益面,至2009年底累计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农民工公寓共约86万平方米(含货币补贴)。廉租房保障根据嘉兴实际,去年就实现了低保标准2倍以内低收入家庭的应保尽保,比省政府要求提前一年。通过实物配租、租赁补贴和租金减免三种方式,市区有537户低收入家庭享受到廉租房保障。2004年至2009年市区共有6423户家庭申购经济适用房,经审核和公示有5762户申购家庭符合申购条件。
保障性住房主要分布在规划范围的中心城区以及紧靠中心城区的范围,有效减少了低收入家庭的出行成本。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来源也日趋多元化,如廉租房保障形成政府财政拨款、公积金增值收益补充的资金供给方式,构建起一个稳定的资金供应链。
廉租房实物配租比例增加
“2010年市区廉租房实现低保标准2.5倍以内、人均核定住房面积15平方米以内低收入家庭的应保尽保,而且实物配租比例也将进一步增加。”市住房保障局有关人员介绍,至2010年年底新增廉租房保障的实物配租比例将达到50%以上,2011年底和2012年底,新增廉租房保障的实物配租比例均将达到60%以上。
为此,2010年至2012年市区共将新建约150套廉租房,其中今年和明年市区将各开工建设约30套廉租房,2012年则将开工建设约90套廉租房。“今年规划建设的30套廉租房已经完成立项,由嘉城集团在相关拆迁安置小区中配建。”市住房保障局这名工作人员表示。
每年续建8万平方米经适房
根据规划,2010年至2012年,市区每年将继续建设8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依然采用实物购房与货币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大致为三分之一货币补贴和三分之二的实物建设,每年具体的比例按照当前实物建设与货币补贴的动态情况确定,并建立货币补贴标准与商品房价格联动的机制。
同时,2010年至2012年市区还将改造20万平方米老住宅区,实施道路翻修、拓宽,雨污分流,增设照明设施,并完善绿化、环卫设施、安全围护,还将建设阅报栏、休闲场地等。
外来务工人员也纳入了住房保障范围,三年计划新开工建设农民工公寓、人才公寓2.6万平方米,并加强城郊出租房环境整治和综合管理,进一步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徐行翔
编辑:
张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