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小额贷款公司惊喜中担心“钱荒”
2010年3月19日 08:17
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绊脚石”,而向银行贷款门槛高、手续烦琐。在这种背景下,2008年9月海宁宏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浙江省的首家小额贷款公司诞生。
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我市小额贷款公司已经发展到了11家,去年一年就累计发放贷款37.5亿元,在解决“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等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它们的成长也充满了各种滋味:需求并不难寻的惊喜,后续资金问题的担忧,未来出路的寻觅……
一年贷出37.5亿元
解燃眉之急
这几天,海宁市丁桥镇农户徐云观养鸡场里的肉鸡,接连被杭州、嘉兴等地饭店看中订购。徐阿姨高兴地说:“我养鸡能赚到大钱,多亏了宏达公司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予贷款。”
徐阿姨原先通过养殖户联保形式向当地信用社贷款。但去年年初,联保的一户养殖户因为经济效益不好,没能及时还款,结果当徐阿姨急需资金再去贷款时被拒绝了。正好这时宏达小额贷款公司产品推介会开到丁桥,徐阿姨3天后就贷到了用于购买饲料的10万元。
虽然利率比银行高,但由于小额贷款公司放款快、手续便捷,成为许多农户和企业解燃眉之急的好帮手。据市工商局的统计数据,去年,我市共发放小额贷款4258笔,累计金额37.5亿元,贷款主要是投向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在担保方式上,有34.2亿元的贷款资金的担保方式是保证,占到贷款总额的九成以上。“这也就意味着绝大部分的企业和个人从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不需要抵押,它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推动创业起了重要作用。”市工商局企业监管处处长高一兵这样表示。
需求旺盛,遭遇“钱荒”
在旺盛的市场需求的支撑下,我市小额贷款公司的日子都比较滋润。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去年,我市10家小额贷款公司已发放贷款的平均月利率最高达到了15.6%,最低的也有11.5%,当年的利息收入就高达1.27亿元。
然而,小额贷款公司也面临着“钱荒”。如芽芽小额贷款公司去年年底的贷款余额为15471万元,占公司可放贷金额的99.9%,几乎达到了无款可贷的地步,目前该公司正准备增资6000万元以适应公司发展需求,但相对于旺盛的市场需求,仍然显得捉襟见肘。隆源小额贷款公司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去年年底的贷款余额也已达到了9283万元,占到公司可放贷金额的77.4%。正如一家小额贷款公司负责人开玩笑说的:“把钱都贷光了,我们就歇业了!”
相关人士分析,目前小额贷款公司资本金来源局限性较大,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相对旺盛的市场需求,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规模仅限定注册资本净额的50%,同时,“只贷不存”的经营模式,难以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仅依靠股东提供的资金经营,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
信用记录难考察
风险难控
小额贷款公司的存在,成为现有金融业态的有益补充,但是由于它不属于金融机构,因此,无法与各银行共享征信系统,如何考察贷款人的信用记录,也成为一个难题。
因信息不对称,小额贷款公司无法全面了解贷款人的财务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控制的难度,加大了小额贷款公司的放贷风险,增加不良贷款的发生几率。去年嘉兴有3家小额贷款公司产生了逾期贷款,如海盐海利小额贷款的逾期率就达到了2.85%。
“我们面向的是小企业、农户、个体工商户,他们中有许多并没有进入银行的征信系统,只能通过工作人员的两条腿和一张嘴,多走访多问来解决。”宏达小额贷款公司负责人沈向晟这样说。
金融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
作为浙江省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宏达小额贷款公司在试点过程中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沈向晟告诉记者,为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和“三农”经济,报经省金融办批准,公司新一年已增资到2.5亿元,将新增小额贷款1.5亿元左右。
但是,相对于浙江省的周边城市,嘉兴的小额贷款公司规模还是比较小,按照去年年底的数据,平均注册资本只有8300多万元,离国家规定的上限2亿元还有一段距离。高一兵说:“这说明,虽然市场需求旺盛,但是嘉兴小额贷款公司的老总还是非常谨慎的。”
据了解,小额贷款公司虽然从事金融行业,但身份属于非银行金融企业,所以在各方面都不能享受银行金融机构的待遇,仍按普通的工商企业来缴纳税费。而在制度设计之初,小额贷款公司在试点期间比照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政策,享受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采访中,一些小额贷款公司的老总们表示,希望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扶持政策能落实到位。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方 霞
编辑:
张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