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2009】“两新工程”稳步推进 秀洲大地日新月异
2010年3月11日 17:34
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加快“两新工程”建设,是一项发展增后劲、百姓添福祉、党委政府得民心的基础工程和德政工程。秀洲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重要决策部署,把加快“两新工程”建设作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中之重,把“两分两换”和农房改造集聚作为推进“两新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抓手,按照“政府可承受、农民可接受、发展可持续”的原则,切实加强领导,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实践,有力加快了现代新市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促进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规划】创新布局 错落有致
秀洲油车港镇麟湖新城概念性概念规划设计鸟瞰图
▲故事还原
小桥、农居、河流、田野……昨天,记者翻阅秀洲区已完成的城乡一体化新社区建设规划时,一幅幅江南水乡生态新蓝图跃然眼前。
自古以来,农民习惯沿河而建、沿路而居、沿田而造,农村民居松、散、乱。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高屋建瓴,大手笔重新规划,秀洲区通过新一轮村镇规划的修编,已经形成了“5+50”的城乡一体新社区布点规划。
“我们要结合农民画乡的特点、古镇的特色,做足地方特色文章。” 区规划与建设局副局长阮春锋说:“注重水系、绿地、林地、园地与居住空间结合,打破建筑兵营式布局,新社区建设规划因地制宜特色明显。与此同时,新社区将充分利用原撤乡并镇后的集镇资源,保留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底蕴、旅游开发价值和江南水乡地方特色的村庄。农房设计既突出江南水乡风貌,也兼具时代特色,做足水文章,勾勒水乡美景。”
作为“两新工程”的试点镇,王江泾镇在规划上可谓独具匠心,该镇副镇长张金良介绍,该镇已经形成了“1+14”的城乡一体新社区布点规划,力争实现“一区一图,彰显特色”,形成功能布局合理、社区各具特色、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设施齐全、管理民主规范的人居环境。
作为“两新工程”的试点镇,新塍镇认真编制“1+X”村镇布局规划,盘活每个新社区建设的土地,同时做好农房集聚后,做好新市镇新社区建设的文章。据了解,该镇陡门村通过规划修编定位,除了进行特定功能区建设外,还积极探索建设农民集聚小区、高档住宅等,并将发展休闲观光业、高档养老产业,促进三产与一产的融合发展。
市区湘家荡区域是“两新工程”试点的重要阵地,根据规划,油车港镇将着力开发建设麟湖新城,实现区域联动,打造一个集休闲、旅游、运动、居住等为一体的新城,同时在交通方面也着手规划,分享“高铁效应”,在产业上实现错位发展。
“两新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如何加强城乡一体新社区规划、盘活土地和资金、与周边区域联动开发等问题是秀洲区思考的重点问题。正在赶超发展中的秀洲区加大了创新力度,努力探索“两新工程”建设秀洲新模式。
▲数字盘点
据统计,全区有近7万农户,散居在1873个自然村落。2009年,全区开展了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实行“1+X”村镇布局规划。编制了王江泾新市镇一里街、洪合新市镇中心镇区、麟湖新城概念性城市(设计)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全区各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均超过50%以上,平均已达70%以上。
全区形成了“5+50”的城乡一体新社区布点规划。其中“5”个新市镇镇区包含着28个城镇社区。“X”布点的50个新社区中包括11个集镇社区。9月份,完成了10个示范性新社区的建设规划。12月份,全区50个“X”布点新社区的建设规划已经全部通过规划评审。5个镇68699户农户、25.4万农村人口、1642个农村居民点,通过规划纳入28个城镇新社区的有35461户、13.0万人,占地942公顷,平均每个社区户数1268户,用地33.65公顷。其余33238户、12.4万人纳入50个“X”布点新社区,占地918.98公顷,平均每个社区户数554户,用地18.38公顷。总体看,规划设计理念有新的突破,建设用地和农用地适当穿插,错落有致,农居、河流、田野、公建配套布局和谐,较好地凸现了节地原则、宜居原则和地方特色。
秀洲区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一轮规划修编,做好建设用地预布局工作。目前,已完成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分解到各镇、街道的初步方案,分配方案已与各镇、街道进行初次对接,上报区政府审核。
2009年12月,秀洲区率先在洪合镇探索跨镇集聚。洪合镇周边乡镇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民可以带土地指标跨镇到洪合镇镇区建房落户,原则上享受同洪合镇农民一样的建房集聚政策。目前,政策原则已经确定,宣传发动正在进行,首期计划推进50户左右。
下一页 【现代新市镇】快速集聚 宜居宜业
来源:
秀洲新闻网
作者:
张兆利
编辑:
张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