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与晋官公开博弈是件好事 《致全球浙商公开信》
2010年1月12日 08:25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属的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近日在杭州发出《致全球浙商公开信》,将山西列为浙商投资预警区域候选地区,向全球浙商发出投资预警信号。这是浙商与山西官方之间的一场博弈,浙商手中的牌是“全球浙商”,正如公开信所言:“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
实际上,自去年4月山西强力推进煤矿重组开始,浙商与晋官之间就展开了激烈的博弈。浙商曾要求与晋官对话,没有得到回应。去年11月,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还以“公民建议书”方式上书国务院,建议对山西部分煤矿重组文件进行审查。
晋官与浙商,双方使命不同,各有所求,难免以目的论证手段。浙商求财,不免把山西当成“冒险家的乐园”。而晋官面临的局面是,煤业市场混乱,安全事故频仍,他们把浙商资本当成麻烦,必欲借煤矿重组之机除之而后快,要的是快刀斩乱麻。浙商失去这样一个“用武之地”,损失惨重可想而知。
不必讳言,一些浙商投资山西煤炭,带有浓厚的投机性质,而非着眼于长远经营与发展。其产物就是“煤老板”经营模式,安全事故隔三差五地发生。山西通过煤炭重组,可以为安全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奠定基础。国家有关部门与山西省政府去年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肯定山西煤企重组的做法,实际上是中央给山西撑腰。
但是,浙商是山西招商引资引过去的,其投资是经过地方政府核准了的。山西省即使要撕毁合同,也应依法给予补偿。在山西煤企重组中,政府指定交易对象、交易价格、交易时间、交易方式,剥夺了浙商的经营决策权,有违法侵权之嫌。
晋官目的合法,政治正确,浙商没有质疑山西煤改方向,但山西推进煤改的手段有待商榷,存在改进的空间。浙商呼吁与晋官对话,如果双方坐下来理性协商,应该可以找到“双赢”的方案。山西方面不愿意对话,显示出“权力的傲慢”,是“挟权自重”。这种“挟权自重”,乍看可收快刀斩乱麻之效,但拒绝了对政策精雕细琢的可能性。
权力自是“坚硬的现实”,而“全球浙商”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在国内,他们一直是各地政府争取笼络的对象。浙商把山西列为“投资预警区”,就是要浙商“改变”自己,不要再到山西去。这种“投资预警”究竟效果如何,是不是预警之后浙商真的就不去山西投资了,还有待观察。但对山西而言,这种预警总不是一件好事吧?
商业力量与权力通过公开博弈,达到某种力量的平衡,是一件好事。权力具有专横的本性,从发达国家的历史进程看,商业力量是制衡专横权力的一股可靠力量,它通过权利的公开表达,开创了宪政时代。反过来,商业力量也必须受到权力的约束与监管,没有政府强有力的监管,商业力量有时候会走向人类目的的反面。这种博弈,内含着妥协精神,在当今中国,它还需要一种制度化形式。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杨于泽(湖北)
编辑:
张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