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沪杭引领,投资热情持续升温 去年长三角54亿元资金落户嘉兴

2010年1月12日 08:13

    随着沪杭高铁的紧张建设和“沪杭同城战略”的逐步实施,嘉兴正成为深受长三角投资者青睐的“热土”。昨天,市工商局发布了2009年度长三角地区来嘉兴投资情况的调研报告,我市734个项目吸引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880余家投资商、541607.03万元注册资本落户,同比增长25%和46%,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二产项目共13个,3000万元以上的三产项目24个,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沪杭同城”效益初显

  沪杭高铁项目的建设,直接拉近了嘉兴与上海、杭州的时空距离。而在产业上,最直接的效应就体现在承接沪杭的产业转移上。

  其中,上海资本尤为引人注目。2009年上海投资者投资在嘉兴的资本近16亿元,设立企业208户,占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在我市投资企业的29.45%。而在2009年12月17日,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开发建设全面启动,这是上海与浙江首个紧密合作,并进入实质性建设的技术开发区合作项目,使嘉兴接轨上海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同时,杭企也不甘落后,在看好海宁、桐乡等地与杭州“零距离”的情况下,大胆投资嘉兴,2009年设立企业241户,投入资本11356万元。杭州艾力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去年5月份整体搬迁至桐乡市河山镇的,至今,总经理徐文奎还为此感到庆幸:“我们公司是整体从杭州搬迁至桐乡河山镇工业区的,本来以为搬迁后会面临招工难题,没想到原有的员工基本都跟过来了。”

  物流产业成投资热点

  长三角已初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苏浙为两翼”的格局,而嘉兴就在枢纽的中央地理位置,并且嘉兴已实现与上海、苏州、杭州、宁波、湖州等周边城市1小时互通,成为长三角区域中心的交通枢纽城市。因此,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的投资者在嘉兴投资意愿越来越强,而物流业正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去年11月,两大物流项目——浙江速银通仓储物流和浙江宝银重钢钢材物流项目在嘉兴现代物流园正式开工,总投资达3.6亿元;而像沃尔玛物流配送中心、普洛斯、盖世理、AMB等重大物流项目早已齐聚嘉兴;浙江连杭物流中心、嘉善特易购物流项目等去年都被列入了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嘉兴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着众多物流项目。

  长三角的投资者也看上这不可多得的区位优势,在嘉兴高调布局,投资现代物流业项目,形成集聚态势。2009年,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的投资者来我市投资设立港口码头、仓储、物流运输、商品配送企业21户,投入资本45950万元,打造了一批具有现代物流业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形成了长三角下一个物流中心的前景。

  嘉善、海宁、平湖成资金聚集高地

  在接轨沪杭的角逐中,嘉善、海宁、平湖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调查显示,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在禾投资二、三产的资金中,五成多聚集在这三个地方。其中,嘉善为首,共吸引投资98220.13万元,占总数的18.13%。

  “我们在姚庄投资房地产开发,就是跳出上海看上海,今后来这里买房居住的上海人肯定会越来越多。”来自上海的徐家骏目前在姚庄投资一家酒店的同时,还开发了70套商品房,他说,姚庄与上海是零距离接轨,今后枫泾的服装厂肯定要开出来,这势必将带动更多的上海人前来安家。    

  而在海宁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内,80%以上的规模企业都是从杭州搬迁过来的,就连居民用的自来水、烧的天然气都来自杭州。甚至有一些家庭还装上了杭州的电话,打杭州的电话按市话计费。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方 霞    编辑: 张彬

 相关稿件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