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  原创作品
国界桥随想
2019年11月15日 09:13 来源:嘉兴日报 俞慧芳

  九里港水,静寞地东流;水之阴侧的越岸上,年轻女子身着汉服在拍宣传片。秋阳下,旗杆下村带着一点古意,带着一缕秋韵,更有一地遗留的历史史料,在这个午后,等着我和嘉报走读团的团友们一一捡拾。

  站在国界桥上,迈着轻盈步伐,兴奋地拾级而上。本想直奔桥面中间的石碑处,让同游者拍照留念,可迈上石阶,欲往桥身上坡时,瞬间,脚软如泥,挪不开步,慢慢地俯下身来,贴在桥面上。

  许是前生我乃越人,南桥洞里,那高个盈尺的越王勾践石像在施魔力:我越王勾践,乃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怎允我的子民越过国界去吴!

  我似被施了魔咒,瘫坐在桥面上,南眺,北望。

  “经霜乌桕赤于枫,古战场边一望红。”坐在桥正中“国界桥”石碑前,南眺——秋和日丽,九里港以南,成片的百日菊慢慢地幻化成数千亩大草荡,自公元前510年至公元前475年,历时35年的吴越争霸闪现在眼前:槜李之战、夫椒之战、笠泽之战和姑苏围困战……春秋末期,吴越古战场上的刀光火影、吴戈越剑,似电影一幕幕地回放。

  我们沿九里港缓行,踏着这片无数先人走过的土地,双脚似踩在厚重的历史上。我被抽离穿越到公元前496年的那场“槜李之战”,秋雨漠漠里,余独一人行于箭羽纷飞、车毂交错、场面惨烈的战场。南北草荡,芦花散红蓼落,长剑舞飞花,空气中那股剑拔弩张的气息,随风声虫吟,就这么恰到好处地送到眼前……兵强马壮的吴军,军容严整,越国几次组织敢死队冲击,被吴军击退,遂运用心理战术,令一批死罪刑徒列为三行,持剑走到吴军阵前,齐举剑自刎。趁吴军注目观看、惊乱之机,勾践巧抓时机,发动猛攻,大败吴军。终于,卧薪尝胆十四年的勾践,成了诸侯中的强国……

  我把乡贤老者的解说词当了背景,在风里,依稀听到伍子胥对吴王说:“君王不听我的劝告,三年后,吴国将成为一片废墟。”伍子胥临死前对使者说:“一定要把我的眼珠挖出来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上,我要亲眼看到越军进城……”我不知道,吴王假意辞谢勾践自杀前,是不是真的用东西把自己的脸盖起来,是不是真的说了:“我到阴间去没脸见伍子胥啊!”

  战争的血腥与杀戮,我不喜,我真正感兴趣的是历史及其遗留下来现存的实物与故事。

  吴根越角长大的女子,自幼在口口相传中知道范蠡湖、学绣塔、槜李指痕印、沉鱼之美和《三年送西施》等典故。然,深究历史,遗憾地发现,在四大美女之中,唯西施在正史中找不到存在的证据,缺乏任何信史记载,只能从错综复杂的故纸堆中捋出:诸暨苎萝山西村子,《白鱼潭》,浣纱女,以及诸暨店口镇三江口沿袭千年至今的放水灯传统。不知当年入吴的船只上,是否携带珍珠、香榧、苎麻、麦草扇和西施饼等物产,也不知是否真的有范蠡一路相伴入吴。这些,只有那个年代经历过的人方知,至于我,一个很想了解史实但又没时间钻研的门外汉,只有在后人的记载和咏叹中去找寻,且不一定翔实。

  文始,我站在桥面时的怯意,只是因桥面仅由三根石梁并列组成,这样一座长13.2米,阔才1.58米,桥面又无栏杆且有一定坡度的古桥,对于一个恐高者来说,导致眩晕也就不足为奇了。明代重建的国界桥,桥中孔镌有阳文楷书“国界桥”三字桥额,边款为“嘉庆辛未”“里人重建”字样;桥身两侧有楷书楹联:“星映斗牛临鹊驾,地连吴越判鸿沟;披莱远溯夫馀余泽,端委常存泰伯风。”形象地记述了吴越两国争战的史实。

  许是巧合,师傅因开错道,载着我们一车人在乡间路上倒车时,我从车窗右45度角望出去,看到了“越界桥”红色字样的现代混凝土大桥,大约在国界河以南几百米。据说,越界桥老桥在上游十来米的地方,1994年半夜轰然倒塌,当时惊醒了很多村人。现在乃用原石,重修了桥面和桥墩。或许,那是当时真正的越国疆界。乡贤老者说,早先在国界河的北面,还有争界桥,相传为吴越相争拉锯之地。只是这个桥在前些年已经毁,找不到任何的遗迹。“听说春秋分国界”,那么,我们的足履到底是覆于吴根还是越角,生于斯长于斯的我,到底是吴国人还是越国人?

  吴根越角。我们繁衍生息,世代相传的这片土地上,根在哪,角又在何处?这次报社组织走读“秀洲八景”之一“国界桥”,是让我们在现实中与历史进行深情的对话。那么,我想弱弱地建议有关方面,从史实的角度,将国界桥、越界桥、争界桥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将历史尽可能地复原到现实生活中来,让后人明白吴的根、越的角,根角交缠究竟在何处。如那样,就像世人铭记国界桥那样,会牢记挖出历史、恢复三桥原貌的今人。

标签:原创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