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家乡新变化系列报道之五
□老街记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老街新记忆】
走在不足一公里长的洪合镇横泾路上,脚下崭新的水泥路面,两边的高楼、农贸市场、绿地公园……浓浓的现代化气息,已让人分辨不出这条老街的原来风貌。只有位于街东头的原洪合乡政府两层办公楼,依然在街角默默见证着这条老街的变迁。
横泾路因坐落于街北的横泾桥而命名,据1927年出版的《濮院镇志》记载,横泾桥是一座三孔石桥,建于清代。“我小时候,这座石桥还在,后来年久失修,镇里就将石桥改造成了现在的水泥桥。”今年74岁的朱海观老人家住洪合镇朱家浜小区,小区离横泾路不到500米,对于横泾路的变迁史,朱海观十分熟悉。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横泾路这里是一片农田,横泾桥北只有一座小庙和两户人家。解放后,小庙被改成横泾桥小学,朱海观当时就在这里上学。“洪合乡刚成立时,乡政府还在别处,1956年乡政府搬到了横泾桥南,横泾路也在那一年开辟而成,并慢慢形成了一个集市。”朱海观说。
随着乡政府迁入,下属广播站、邮电局等机关单位也在横泾路相继成立,没几年工夫,横泾路已初具规模。之后,街上开起了供销社,这标志着横泾路成为了洪合镇的商业中心。“那些年,乡镇的商业并不发达,农村人要买食品、农具、肥料等日常用品,都要到供销社来,所以大家都会聚在横泾路上。”
1977年起,横泾路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期。洪合镇的毛衫产业开始萌芽,镇里在横泾路办起了针织厂,随后又办起了化工厂、机械厂等企业。企业的兴办引来了大量的流动人口,1978年改革开放后,私人理发店、包子店、面店、饭店等大小商业也在此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村民家中凡是有多余的蔬菜、粮食,也会拉到横泾路上摆摊,形成了一个临时的农贸市场。“当时每天街上都人来人往,窄小的街面有点‘吃不消’了,商业逐渐向边上的泰旗路发展。”朱海观说。
好景不长,随着1988年洪合镇在320国道旁建造起了羊毛衫市场,横泾路进入了沉寂期。“街边的羊毛衫厂都搬走了,乡镇府也搬走了,只留下农机修理厂、机械厂这些老厂,人气就这样逐渐消散了。”朱海观说。
2016年起,随着洪合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推进,横泾路这条见证洪合镇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老街开始焕发新生。洪合镇对街两边的残破围墙进行了修整美化,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街北隔河相望的断头路塘濮路被打通,使老街成为镇区联系镇北区域的重要通道之一,商业开始复苏;通过拆除废弃厂房,在街北腾出占地近7亩的公共绿地,建成了远近闻名的横泾书社,为全镇书法爱好者提供练字和举办文化沙龙的好去处。
【我家新变化】
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到横泾书社练练字、锻炼锻炼身体,然后顺路去菜场买菜,回家看看电视,带带孙子……这是朱海观现在的生活。从出生到现在,除了外出求学就没离开过洪合镇的朱海观,对横泾路一直都抱有很深的感情。
1956年横泾路刚形成时,朱海观上初中,每天上下学都要路过这里。1962年,正在湖州安吉上中专的他因为家庭原因肄业回来,开始在家务农,并担任生产队队长和村会计。“当时我算是村里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了,才做了村干部,所以经常要跑乡政府。”朱海观说。
1988年,洪合羊毛衫市场兴起,朱海观和许多洪合人一样,开始“淘金”毛衫产业,在家里经营起羊毛衫生意。短短一年时间,朱海观家的经济条件得到了飞速改善。1989年,他把家里的一层平房改建成了两层洋房,还买了1台冰箱和2台电视机。“这在改革开放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记得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电风扇,要130块钱,还是存了大半年的积蓄才买的。”朱海观对记者说。
2010年朱家浜小区拆迁后,朱海观盖起了5层楼房,部分用于自住,部分用于出租。如今,朱海观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家里洗衣机、冰箱、空调、电视机等家电一应俱全。“这都是党的政策好,国家发展了,老百姓的生活才越来越好。”朱海观说,特别是洪合镇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后,镇上环境变得更漂亮了,文化娱乐设施更多了,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也更富足了。
【祝福我的国】
朱海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老年人的幸福生活,看到现在国家强盛、百姓幸福,我内心是真高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洪合镇发展也越来越好了,祝愿祖国在党的带领下越来越昌盛,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