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家乡新变化系列报道之三
□老街记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老街新记忆】
一河横跨,两岸市民枕水而居,这就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在王店镇中心,一条名为“市河”的河流已经流淌了千年。因为“王逵植梅”的典故世代流传,“市河”也被称为“梅溪”。四喜街就位于梅溪北侧。今年75岁的杨德元,生于斯、长于斯,如今也在这里养老。
四喜街长不足千米,却承载了千年古镇的历史文化。据镇志记载,明朝的达官显贵纷纷在附近买下土地,在梅溪两岸修建了独具特色的江南民居,古时候不叫“街”而称作“坊”。清代以后,“青龙”“三元”“太平”“大井”四个坊合并成一个坊,“四喜坊”也因此得名。这个名字沿用了100多年,直到上世纪80年代被正式命名为“四喜街”。
这条老街见证了水陆交通工具的变迁。清朝时期,水路交通的航船从王店直通嘉兴、硖石、海盐、乍浦、沈荡、余新等地,清后期的小火轮则直通上海,夜航船直通苏州,四喜街的繁华正是沾了交通发达的光。民国时期,贩卖鲜肉、禽蛋、鲜鱼、酱酒、南货、棉布、皮毛、药物、烟糖等产品的百余间店铺更是让四喜街成为远近知名的闹市。
杨德元家的老宅位于四喜街123弄3号。在他的记忆中,街头的特色小吃伴随着他成长,整条街都弥漫着一股家常的香味,他认为这是“家乡的味道”。“东宝”红烧肉、“周记”粉丝汤、“戚记”小笼包、“王记”咸菜、“顾记”梅花糕和鸡蛋糕……那时候虽然物质生活不富裕,但老街上的居民过得悠闲自在,一家家叫得上名的老字号星罗棋布。
洗衣淘米、饮用清洁,梅溪是四喜街世世代代居民眼中名副其实的“母亲河”。1975年,嘉兴自来水厂在王店开了分厂,镇上要通自来水了。作为水厂工人,土生土长的杨德元负责排摸四喜街居民的水管安装需求。“这条街上每家每户的情况我都知道,和邻居们熟悉得如同自家人一样。”他说。
历经沧桑的老街犹如土墙上斑驳的旧影,四喜街的居民不曾想到自己所住的地方还有旧貌换新颜的一天。2015年9月,王店镇启动实施梅溪两岸江南水乡·古镇景观提升工程,四喜街被率先列为整改街区之一。清淤河道、清除垃圾、打造生态浮岛、美化民居外墙、排查老旧线路、重新铺设自来水管道、加固危旧房屋……一系列“水岸同治”的工程逐渐展开。
粉墙黛瓦间点缀着梅花、桃花、海棠花、玉兰花等四季花卉,梅溪两岸是平整的石板路,沿河房屋修缮一新,到了夜间房檐上还亮起了串珠一般的彩灯。人在景中,景随人变,如今的四喜街借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东风生机勃发。
【我家新变化】
从杨家老宅出来向东大约走10分钟,就到了杨德元和老伴现在的家。一走进门,初夏花草特有的清香扑面而来,这个名为“兰云园”的院子俨然世外桃源,里面种植了玉兰、含笑、桂花、香樟等各类植物,一棵棵高耸粗壮的树木无不显示了时间的悠久。一旁的石桌、石凳古朴典雅,悬挂在一边的花篮点缀了整个小院。
杨德元说,他在这个小院住了32年。“兰云园”这三个字是以他和妻子、儿子名字中各取一字联起来而得名,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睦睦。多年来,全家成员相亲相爱,和老伴结婚44年,夫妻俩没有红过一次脸。老杨说,家庭和睦、敬老爱幼,就是他们家的好家风。
养花、打球、钓鱼、写字、作画、刻章,从自来水厂退休后的杨德元晚年生活丰富多彩,他加入了王店镇老年体协,经常带着镇上的老人们参与各类体育赛事。但只要有空,他就会去四喜老街上走一走,在上廊上坐一坐。
让杨德元欣慰的是,这几年,随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开展,包括四喜街在内,整个王店镇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以前这条街两边都是店铺,虽然热闹,但通行不是很方便。”他说。整治期间,老旧房屋都进行了修缮和风貌还原,新建了长廊、亲水平台,重建文昌桥,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浙派民居风貌也得到了有效保护和还原。
最让杨德元惦念的还有四喜街建设桥边生长着的14株法国梧桐。每年年初,他都会时不时去四喜街上转转,只要看到修剪工在修剪树木,他都会主动上前提醒对方,希望绿化修剪要与人行道结合起来,在保持树冠美观的同时,不影响人们出行。他表示,这些树曾陪伴了几代人一起成长,是作为一种四喜街符号而存在的,应该保护好它们。
【祝福我的国】
杨德元:如今,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不愁吃、不愁穿。希望我们的国家在党的领导下越来越富强,让我们的晚年生活以及子孙后辈都能过上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