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风
1969年的春天,嘉兴县双桥公社双桥大队(今王江泾镇双桥村)成了明星。多家全国性报纸和《浙江日报》等媒体,刊发或转载了《浙江嘉兴双桥公社小苗带土移栽试验成功》的消息,每天前往双桥大队参观取经的人络绎不绝。参观者都对这个大队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水泥场上进行科学试验,育出秧苗、获得水稻丰收,赞叹不已。
一次由基层农民进行的试验,怎么会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呢?
20世纪60年代,鉴于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党中央发出了“以粮为纲”的号召,提出要让农业实现大发展。农业大发展的重点,当然就是提高粮食产量。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嘉兴,也开始探索总结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比如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推广复种指数,让有限的田地尽可能多产粮食;原先只种一季晚稻的“一熟制”耕种模式,改为种植春粮、单季晚稻,或连作早稻、晚稻的“两熟制”,甚至向种植春粮、早稻、晚稻的“三熟制”发展。
可是,这就带来一些问题。那就是水稻秧苗苗小秧嫩,拔秧时极容易断掉,而且育秧工作量较大。一些农村干部群众就琢磨:能否尝试将一个地方辟成秧田,把秧苗带土移栽呢?
在当时的条件下,要提高粮食产量,小苗移栽确实是个好办法。秧苗带土移栽,可以含蓄水分,避免秧苗因为根部暴露、丧失大量水分而枯死,还可以保护根系和秧苗吸水的主要部位根毛。带土移栽的小苗,会因为已适应土壤条件,从而提高成活率。
当时,双桥公社双桥大队由原先的双桥、向阳、东方红三个大队合并而成,大队党支部书记名为钱阿巧,大队长是朱汉民。两人合计着,是不是自己的大队先带个头,搞一个水泥场上育秧苗的试验,从而趟出一条小苗带土移栽的新路来?
他俩觉得,这个想法,应该能行得通。
双桥公社,自然环境较好,土质肥沃。新中国成立前,当地就设有嘉兴县农业推广所,专事进行农业技术的开发利用推广。新中国成立后,嘉兴县第一个拖拉机站就设在双桥,嘉兴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今嘉兴市农科院)也设在当地。这里在农业科技领域原本就有一定的知名度。如果大队在科学实验中碰到难题,可以就近向嘉兴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农业专家请教。
钱阿巧和朱汉民越合计越感到心里有底气。
常言道:想睡觉,就来了个好枕头。正当双桥大队摩拳擦掌准备进行水泥场上育苗带土移栽试验时,1968年4月,嘉兴县农林局组织农村基层干部到丽水地区缙云县实地参观学习秧苗带土移栽技术。从缙云参观学习回来,双桥大队干部更坚定了科学试验的信心,随即决定在第四生产队先行试验。
大队干部先组织人将50公斤优质的“矮莲特”稻谷进行浸种,准备在四队的水泥场地做秧畈。要在水泥场上做秧畈,关键是水稻谷“着床”的“床”,肥质一定要好。当时,还没有普遍使用化肥,河泥是土家肥的首选。于是,钱阿巧、朱汉民等大队干部和社员一起,摇着船,到河里去捻河泥。在水泥场上,将捻来的河泥做成一块块秧畈。
这时,普通社员才得知大队进行育秧试验一事。大家热情高涨,纷纷表示50公斤秧谷太少,还应该增加一点。于是,大队干部决定再增加试验面积,搞一次多点试验。随即,又增浸种子300公斤,社员们边捻河泥边在水泥场上做秧畈。
此间,嘉兴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双桥公社农技站的农技人员闻讯后,也先后过来帮助指导,并给予大队干部群众热情鼓励。
1968年5月11日,双桥大队四队的50公斤“矮莲特”稻种播种。5月20日,四队水泥场上的秧苗开始带土移栽至大田。九天的秧龄,稻秧就达到了2.5叶。5月25日,在秧苗中找到16个分蘖,长势良好。当8月1日试验的早稻收获时,亩产达729.2斤,成为全大队产量最高的田块。
当年,双桥大队种植试验秧苗的田地共有23.7亩,平均亩产602.7斤。而全大队的平均亩产量是463.1斤。看到这一成绩,大家乐开了花,纷纷说:“解放思想、科学试验就是好!同样一亩地,多产出了三分之一的粮食。”
双桥大队水泥场育秧、带土移栽试验成功后,再接再厉,沿用原先方法,连作晚稻也试验成功。相关史料中,有这样一组数据:1968年,双桥大队的连作晚稻,共有400亩小苗带土移栽田,普遍增产10%以上。
双桥大队水泥场育秧苗带土移栽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成为王江泾区域内各公社的重要新闻,各公社干部纷纷来到双桥大队参观取经。不久,嘉兴县其他公社的许多干部和农技人员也纷纷前来。后来,这项水稻育苗新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两熟制”早稻尼龙育秧、“早三熟”地膜育秧,单季晚稻、连作晚稻中的早熟品种之中,为提高粮食产量发挥了巨大作用。
新闻媒体得知嘉兴有基层干部农民自发开展农业试验,并取得农业技术新成果,派记者前来采访。1969年春,国内多家新闻媒体先后刊发了消息,引起全国各地的关注。上海郊区,苏南地区,黑龙江省,河南省等地,纷纷派人到双桥公社学习取经,前后共有两万多人来到双桥参观。
钱阿巧、朱汉民等干部,每天都为一拨拨的参观者作介绍,虽然讲得口干舌燥,但他们心里却如同吃了蜜一样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