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  原创作品
猪年说猪事
2019年3月8日 09:05 来源:嘉兴日报 范甫生

  ※茶话坊

  -范甫生

  

  今年农历是猪年。猪年说猪事,成了时髦。借此机会,我也来凑个热闹,说说农村当年养猪的那些事。

  改革开放前的嘉兴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且以养肉猪为主。因为养母猪成本高,一般家庭没那个能力。养猪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个不用说,是为了增加收入。那时,一头刚及格的毛猪(120斤左右,屠宰后有七八十斤白肉),可以卖五六十元,也算一笔大钱了;第二是为了挣工分。猪圈里的猪灰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生产队会定期安排人员将各家猪圈里的猪灰一担担挑出来称重记账。年底的时候,会计把猪灰的重量折算成工分。一户人家工分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年终分红(现金收入)。

  按理说,养猪越多,收入就越多,但各家各户的养猪数量并不多。那时,一般人家只养两三头,最多四五头猪。因为当时没有成品猪饲料,猪的吃食全得靠各家想办法解决。凡是猪能吃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当饲料,所以,村民连淘米泔水、碗脚水也不舍得乱丢弃。一头猪从二十来斤养到一百多斤,不知要吃多少饲料,地里有庄稼的季节,饲料容易解决,各种藤蔓、青菜、嫩草等,成了最好的青饲料,青饲料和轧米糠是猪食黄金搭档。大人们都在队里干活挣工分,没时间割草,所以割草的任务就落在了小孩身上。孩子们放学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不是写回家作业,而是背上草篰、拿起茅草刀,到田横头割猪羊草。到了冬季,青饲料就少了,猪专吃轧米糠也行不通。因为这轧米糠是生产队里分的,数量有限,吃光了怎么办?于是只能从猪棚的阁栅上翻出夏季晒干的枯草、秸秆,然后挑到加工厂里粉碎轧成糠。猪只吃糠不行,仍得补充青饲料。自留地里的那几畦青菜,哪够猪吃?于是,得摇船去镇上买。那些年,每到冬季,太湖一带的江苏农民都会摇着一船船青菜到镇上的市河上卖,两三块钱一担。有时候大雪天,青饲料实在接不上,只得拿着铁耙到河边破冰,捞“东洋草”救急。冰冷刺骨的水草,猪不爱吃。为了减少浪费,让猪吃得干净,需用手将东洋草上的根须摘去,还得在灶头生火或者生煤炉,将食料煮熟。

  这些饲料,营养成分并不高,猪吃了不长什么肉。即使这样,有时候,猪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实在饿得慌了,猪就会拱破栅栏,四处逃窜找吃的。一些人为了防范猪出栏逃窜,就残忍地给它“穿鼻孔”(用铁丝刺破鼻孔打结,如此一来,猪就老实多了)。在这种饱一顿、饿一顿的情况下,一头猪往往要养上一年左右才勉强可以出售,很不容易。

  卖猪是一件大事。主人家往往一大早就起来做准备,饲料、绳子、杆秤、杠子等,一样都不能少。自家男劳力不够的话,还得叫上邻居帮忙抓猪。等到猪吃了一生中最饱的“断头饭”,两三个男人就钻进猪圈,将猪的四只脚牢牢捆住。过秤(便于心里有个底)之后,猪被抬到停靠在河埠头的船里。与此同时,一家老小都上了船。听到猪的嚎叫声,四周邻居就知道邻家要上街卖猪了,有的人也会跳进船舱,搭便船上街市。

  船到了镇上食品公司屠宰场的河埠头,猪被抬上岸,再一次过磅。这时候,猪的重量肯定会比自家称的要少。原因很简单,一路上猪要拉屎拉尿。要是少得多的话,主人心中难免不悦,怀疑那磅秤是不是准,少一斤就是一斤的钱啊!一旁的验货员伸手在猪身上按按肚皮、拍拍屁股,随即报出单价,然后拿起一把大剪刀,在猪的肚子上剪掉几道毛,标明重量。在结账窗口,主人不仅可以拿到四五十块卖猪的钱,还能拿到其他部门奖励的几十斤的糠票或化肥票。如果验货员判定你出售的猪是精肉猪(即瘦肉型猪。事实上,那时候的猪放到现在的话,每只都是精肉猪),奖励的额度还要大。主人拿到钱,便带着一家人开开心心上街去买一些必需的东西。想得通的人,还会带上一家人,上馆子店吃一顿。

  有的人家,猪长到一百斤刚出头,偏巧饲料青黄不接或家里急需用钱,卖猪就有风险。猪运到屠宰场之后,验货员判定刚刚合格,算你走运。要是不合格的话,只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是这头猪不是以国家挂牌价收购,而是以贸易价收购。这贸易价可低了,卖主虽然心中有说不出的痛,但是没办法。二是直接“打道回府”。从那一刻起,这头猪就有了一个不光彩的称呼——回棚猪。要想卖掉它的话,须再养上一段时间。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卖家很自信,认为猪很壮却被验货员判低了等级。在双方唇枪舌剑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只好采取“现杀现卖”这种双方都认为比较公平的办法来解决。个把小时之后,活蹦乱叫的毛猪变成了一只白胴。猪的售价最终以白肉的重量来计算。卖家要是“输了”(白肉价低于毛猪价),自然高兴不起来。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各家都有了足够的粮食,养猪的数量开始慢慢增多。到了八十年代底九十年代初,专门生产猪饲料的工厂诞生了,市场上有了现成的猪饲料可买,一时没现金还可以赊账,等猪卖了再还上。这给广大农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养大的肥猪不愁卖,自有买家上门收购,养猪卖猪变得非常容易。不久,人们发现养母猪比养肉猪效益要高,于是饲养繁育母猪的人家越来越多。有的农户干脆只养母猪,五六头、七八头地养。不少人就是靠养母猪卖小猪赚了钱,造起了楼房。

  进入新世纪,农村不少地方又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养猪大户和养猪村。一户人家几十头、几百头地养。然而,随着化肥的普及,猪粪变得不再吃香,反而成了养猪户的累赘。于是,好多地方猪粪四溢,臭气熏天,蚊蝇乱飞,农村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好在几年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清醒地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积极开展“五水共治”,禁止散养,控制专业饲养总量,农村生活环境得到了有效整治和改善。目前的农村,已很难见到猪的身影、听到猪的叫声了。但在我看来,曾经世世代代靠养猪生活的农家,现在竟到了一头猪都不能养的地步,也不免有点遗憾。

标签:原创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