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风
-吴顺荣
除夕临近,年味渐浓,人们已经在开始购买年货了。走进菜场,货架上摆满猪肉、羊肉、牛肉等各种肉类食品,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任人挑选;想买多少,都能满足购买者的需要。要是放在40年前,这可是不敢想象的。
我是1970年从部队退伍到县城工作的。开始时,一个人在机关食堂就餐,倒也不觉得什么。后来,妻子和孩子一起到了城里,就感觉到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十分拮据了。那时,许多东西都得凭票购买,粮票、布票、油票、煤球票、糖票,甚至连肥皂、火柴、线等一些最基本的生活所需之物,都要经过政府有关部门仔细计量,然后以票证的形式发放到每个家庭。不用说,买肉更得用肉票。当时,嘉兴食品公司发的票证有两种,一种叫“肉食供应券”,另一种叫“禽蛋供应券”。券上都没有明确的数量,只写明:“按公布日期使用、过期作废、遗失不补。”因为物资相当匮乏,市场又十分不稳定,究竟每人能供应多少肉,全看生猪出栏情况。少时每人每月半斤左右,多则也不过一斤,遇到国庆、春节之类的重大节日,只是适当增加供应量。
当时,嘉兴城里的肉店屈指可数,要想吃肉,必须清晨去肉店门口排队买肉。记得每次买肉,我总是去北京路坛弄口的那爿肉店。尽管离我住地比较远,但那里一位姓朱的师傅态度比较好,手下也比较“留情”。肉店的营业员曾是我眼中最有权力的职业。那时,关于社会上最吃香的职业,流传过这样一首顺口溜:“四个轮子一把刀,白衣战士红旗飘。”“一把刀”指的就是肉店的营业员。营业员一刀下去,决定给你的猪肉是好是差、是肥是瘦。曾经的物资贫乏,是件让人丢面子的事,却使营业员长足了面子。他们不仅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而且常常显得趾高气扬、目空一切。所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商店营业员的服务态度大多不及现在。我常回忆起自己如何对卖肉的师傅点头赔笑、甜言蜜语,希望他们受到讨好语气的“贿赂”后,不至于在我的一斤肉中搭上半斤奶脯肉或项肉,当然更希望他们能少收些肉票。
买肉时,我常常要求割肥一点的。连皮带骨头的一块肉,买回家后,放进许多萝卜或霉干菜红烧。有时还要割下一些肥肉熬成油,割下一些精肉切成肉丝,然后炒熟了和油渣一起放在小碗里。以后几天里,做菜的时候,放进一些肉丝和猪油渣,菜里就有肉味了。
凭票购物意味着对欲望的限制,不足量的食物使人的胃口始终处于期待的折磨中。所以,在那个年月里,我特别喜欢去乡下办案,若碰巧能在公社的食堂里吃上一块红烧大肉,心里便感到十分满足。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展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粮食大面积丰收,生猪出栏不断增加,猪肉供应不断丰富,肉票像其他所有计划经济时期的票证一样,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买肉难”早已从中国人的字典里消失了。人们愿意买什么肉,就能买到什么肉。腿肉、条肉、大排、小排、去皮肉、出骨肉……应有尽有,按质论价。尽情吃肉,作为千百年来人们苦苦追求的幸福生活,仅仅是改革开放成果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而今,人们感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追忆着过去年代的商品匮乏。丰富的食品渐渐麻木了人们的味蕾,丰盛的大餐似乎不及多年前一副油条大饼香甜。当人们酒足饭饱后,面对半桌剩菜剩饭而不屑一顾转身离席而去的时候,我知道,凭票购物一词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已经模糊。然而,这也是一种深深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