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过去,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观灯、猜谜、舞狮、放焰火……各种形式的节日活动充满大街小巷。与城市的这种热闹不同,从前农村的元宵节晚上斗火把(也称掼火把),另有一番乐趣。
农谚曰:“过年过到正月半,开开厨门畀那(给你)看。”说明到了这一天,年过完了,大鱼大肉等美味佳肴也吃完了,但还得要热闹一番。所以,以前在农村,这过年的最后一天里,除了吃元宵外,最热闹的活动莫过于等着天黑斗火把了。
吃过中午饭,人们就开始扎火把了,他们把一束束的稻草扎在一根长竹竿或向日葵秆上,像一个高挑的稻草人。等到天快黑了,全村就开始行动起来,一个个庄稼汉子把火把点燃后跑向田间。他们一边挥动火把,一边高喊:“你拉(你们)田里稗草,嗯啊(我们)田里兴稻!”“嗯啊田里三石六,你拉田里一蚌壳!”“火把掼到东,爿爿田里勿生虫;火把掼向南,国泰民安人人欢;火把掼过西,风调雨顺笑嘻嘻;火把掼落北,五谷丰登全家乐;火把掼得高,三石六斗稳牢牢”……词语中不免显得有些自私,但这充分表达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的良好愿望。此时,一团团簇火,一条条火龙,一个个跳跃的身影在远处飞舞,将元宵节农村的夜空映照得通红通红。女人、老人和孩子们也纷纷涌向田边,一边看热闹,一边在那里呐喊助威。
再看远处,周边所有村庄的火把都出来了。火球翻动着,火龙飞跃着,人们欢呼着,好一幅排山倒海的火把庆典图。达到高潮时,人们索性在稻草堆上拔下一个个草把,点燃后一路奔跑,烧完一把,再点一把。沿途将未烧尽的火把丢向田间,把田间地头的杂草、茭白塘内的枯株残叶统统烧光。这种斗火把、放野火的风俗,确能把躲藏在杂草、茭白株、稻部头中越冬的虫子烧死,对除虫防病起到一定的作用。
元宵节斗火把的习俗,可能是从烧田蚕演变而来。烧田蚕,也叫照田蚕、烧田财。即在腊月廿五日晚上,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丰年。这一群体活动,旨在祈求来年稻谷和蚕丝丰收。明崇祯《嘉兴县志》就有这方面的记载:“乡人束刍木杪,扬以绯帛,高树田间,至夜鸣金鼓焚之,以祈年,曰烧田蚕。”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会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已有较大的变化,斗火把尽管在农村集体生产的年代里曾经中断过,至今仍是乡村庆元宵传统习俗中的重要一俗。近年来,嘉兴农村的许多地方又有正月十五斗火把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