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韵
笔者生长于江南水乡的嘉兴郊区集镇,年幼时就偶尔跟着大人们到茶馆喝茶、打开水,后来,约同学、战友、亲友到茶馆喝茶也是常事。茶馆,成为我增长知识、增长阅历、加深友情的一个重要场所。
茶馆大约兴盛于唐代。陆羽成书于公元780年的《茶经》,便是盛唐茶文化的结晶。到了宋代,饮茶风俗更是普及到千家万户,茶和柴米油盐酱醋一样重要,成了一种生活必需品和常见的馈赠礼品。
喝茶不比喝酒。喝酒过度会误事伤身,需花费很多精力备下酒菜,吃不完还会造成很大浪费。茶,简约、俭朴、随意,适应性强。大到朝臣,小到百姓,特别是文人学士、名僧高士,无不以饮茶为乐、为雅。客来敬茶、相互赠茶的风气日益流行,于是衍生出各类层次不同的茶馆。人们以茶馆为平台,演绎出多种独特的茶馆文化,对人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一茶去。”这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某茶馆的一块条幅,勾画出人们好喝茶的习俗。嘉兴很多人都喜欢饮茶,润喉清肺。一碗茶,酒后饭余除腻消食;一碗茶,疲惫之际解乏提神。于是茶棚、茶馆、茶室、茶摊皆应运而生。
鲁迅先生说得好: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到茶馆的茶客,多是把喝茶当作一种交际手段。茶,具有一种把不同的人聚在一起的魅力。一喝茶,人就无高低贵贱之分,一喝茶就会被茶的魅力所吸引,越喝越懂,越懂越想喝。一些本来不熟悉、不了解的茶友,喝过几次茶就会成为一个生活圈子,以茶为缘,以群为类,互味情怀,各具特色。
在嘉兴城区,1950年之前,有大小茶馆80多家。旧时中基路的怡园茶馆,喝茶的大部分是米行老板或是米行的看货先生,他们边喝茶边探听商务行情。买卖双方如果有交易,也可在此敲定,久而久之,人们谓之“米业茶馆”。类似怡园茶馆以商界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还有多家,如设在塘湾街(今北京路)的聚宾楼茶馆,楼下茶客多数是路过候船的,楼上堂口备有靠背藤椅,客人多是腌腊业和火腿行的老板。设在中和街口(今建国路)瓶山阁茶馆,有内堂和下堂两个堂口。在内堂喝早茶的,主要是新闻界的记者和各报驻嘉记者。老板金某非常精明,对街头巷尾新近发生的社会新闻了如指掌,有时也谈些民事案件等,极力为新闻界朋友提供采访线索,故有“报界茶馆”之美名。在下堂喝茶的,从事营造和竹木手工业工人占多数,找活做和请人做活的均有,有的寻找泥工堵洞点漏,有的请木工修门添窗,有的洽谈营造承包业务,各有所求。
此外,各具特色的茶馆还有:孩儿桥乐园茶馆,在楼上喝早茶的,以养鸟的爱好者居多。早晨遛鸟回来,登楼入室,边喝茶边给鸟儿喂食、添水,自成乐趣,或在此挑选良种鸟品。寄园茶馆,设有老爷厅茶室,入室喝茶的大多是考场中过举的举人、秀才和律师、绅士等,人们谓之“之乎者也之辈”。在椿树弄长胜园茶馆内,有理发服务。茶客欲理发,一呼即应,很是方便。同时,该店还备有大小木盆,夏秋季节,供茶客洗澡,收费很低,人们比喻这种经营方式为“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有的茶馆附设简易书场,有艺人献艺,老板利用书场招徕生意,楼上设茶座,楼下设点心小吃店。
一些茶客,与诗画结有不解之缘。以茶联谊,品茶吟诗,品茶赏画,以茶抒怀,更增添了茶文化的情趣。也有茶客是针对民事纠纷,相约去茶馆当众调解,在众目睽睽之下,冲突双方申辩也轻言细语,当众仲裁,输理者付茶钱。
在郊区,各乡镇大小茶馆也星罗棋布。据《嘉禾新志》载,辛亥革命前后,嘉兴新篁不到一公里的街面上,就有80多家茶馆。王店镇是明清以来文人荟萃之地,全镇数十家茶馆,东、中、西三家茶馆最大,每天进出茶客有300多人;新塍镇茶馆以陆家桥南一家最大,每天来茶馆的客人也有数百人。
茶客走进茶馆,只需招呼一声,立即有人泡上茶来。八仙桌旁,三朋四友礼让坐定,啜茗清谈,天南海北,且喝且聊,心旷神怡,其乐无比。此时,茶馆服务员提着一把长嘴大肚的紫铜水壶,配以有节奏的吆喝,走到茶桌前,左手揭茶壶盖,右手提壶续水,壶对准碗口,居高临下,水流如注,运作敏捷且又精准,茶水不外溢,甚是令人叹服。
改革开放后,城乡茶馆也在不断变化。老一辈的茶馆业主与茶客渐渐离去,由新一辈继承取代。茶馆经营形式由个体变为集体,又从集体变为个体。原有的茶馆大为减少,服务方式大大改变,服务档次也提高许多。茶馆大小包厢应有尽有,消费层次也有高有低。嘉兴城区尤其是月河街区办起了多家前茶后院式的茶馆,吸引了各界人士前去品茶聚会。
茶馆永远是交友叙旧的好地方,更是消磨时光的好去处,饮茶既是物质的享受,又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文明、高雅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它有利于工作生活,有益增进友谊和健身养心,其乐无穷。茶如人生,人生如茶,大家在茶馆有意相聚,一起悠哉。品味茶香,就是品味人生的快乐,乃人生的一大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