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  原创作品
芦塘边的朴树
2018年9月7日 09:16 来源:嘉兴日报 吴顺荣

  ※乡土情

  在我的出生地青字圩,如果真要说有什么特色,就是土地肥沃水分充沛,许多树木因此生生不息,蔚然成荫。其中就包括那株已有1100多年树龄的银杏树和芦塘边的老朴树。银杏古树是我村的镇村之宝,我曾在好几篇文章中赞美过它,颂扬过它。至于那株老朴树,我一直没有提起过它,似乎把它给遗忘了。

  我家附近有一个芦苇塘,塘内长满了芦苇和杂草。在塘的四周有许多的树,一棵朴树挺立在芦苇塘的东边,高五丈余,粗四尺许,枝繁叶茂,气象森然。这棵朴树是一户朱姓人家的,但谁也说不清是哪一辈哪个人种植的。队里的许多活动都在树下进行——大到农业合作社运动、“三反五反”、成立人民公社、大办钢铁的动员会,小到生产队评工记分、讨论分配方案、调解纠纷等。

  我对朴树的朴素情感,最早来自儿时在树下开展的各种游戏。做得最多的游戏是打弹子,在地上挖几个小洞,把各种色彩的玻璃弹子用手指弹射出去,看谁的弹子能进洞,或是看谁的弹子能打到别人的弹子。还有“抽贱骨头”,就是打陀螺。我们把陀螺涂成彩色,旋转起来好看极了。几个人一起打,常打得朴树下尘土飞扬,我们脸上头发上沾满了灰尘。

  仲秋时节,朴树上长满了黄豆大小的青色果子,我们叫它“啪啪子”,这是孩子们打“啪啪子仗”的理想“子弹”。找来一根长竹竿,把一些树枝、树叶打下来,卵状椭圆形叶子的叶腋上,总生有几枚青果子。把它们摘下来装入衣袋,然后准备一根空心的小竹管、一支当“撞针”的竹扦子,将青果子嵌入竹管,用“撞针”用力一顶,前边的果子就像子弹一样飞了出去。孩子们相互追逐,边打边嗷嗷地叫着,眉飞色舞,喜笑颜开。这个模仿打仗的游戏,不会有伤害,更不会有血腥,却完成了对欢乐童年的塑造。

  有一年夏天,我们在树下乘凉,听树上时断时续的蝉鸣,看地上忙于奔波的蚂蚁。一个伙伴拿起随身带的小刀,提议在树上刻上每个人的名字,让名字和树一起长大,大家同意了。于是,在灰白色的树皮上,就有了累累刀痕。可以想象,当苍老的树皮被小刀一刀一刀划开,它的“鲜血”在一丝一丝地往外渗,它一定非常难受。朴树忍着刀子给身体带来的剧痛,承担着一种幼稚的伤害。未等名字刻完,朱大伯出来制止了他的行为。大伯说,树也是生命,它也会痛,也会伤心,说得大家惭愧地低下了头。刻字的男孩偷偷地瞟了身旁的朴树一眼,在灰白色的树干上,他的名字刺眼地显现于跳跃的阳光下。名字周围是湿漉漉一片,不知是泪水还是血液。

  讲到朴树,少不得要提到年轻美貌的朱老师。她是朴树主人的后代,常喜欢在朴树下静静地看书。朱老师有一个芙蓉花一样的名字,就在本村的小学里教书。她不但身材娇美,穿着也十分新潮。在乡村女子尚且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年代里,她竟穿起了“跳舞裙”,裙子花且短。只要她一出现,女人们就在背后指指点点,不知是羡慕还是嫉妒;男人们则猜测她里面有没有穿内裤,还为此打起了赌。巴不得来一阵旋风,将她的整条裙子掀起,一窥其间的奥秘。

  朱老师为我们这个闭塞的村庄增添了一道令人愉悦的风景。她看书的时候,纤纤素手捧住书本,微偏着头,姿势很好看。她走起路来,婀娜多姿,风韵十足。这样的女子,只要甜甜地和哪个男人打一声招呼,这男人的马其诺防线一准会垮塌。忽一日,有了她与某男老师的绯闻。绯闻迅速发酵,先是在学校和村子里传,有绘声绘色的,有添油加醋的,人们津津乐道。闲话很快传到她丈夫的耳朵里,她丈夫从十几里外的小镇上赶来,先是吵架,吵着吵着,两个文人竟然也动起粗来,一直打到奈字圩的花草田里。夫妻二人在花草田里翻腾了半天,整个村子可就热闹了,围观的人像看春台戏似的。朱老师和那位男老师之间,也许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但人言可畏。不久,朱老师便写了申请,死活要调走,后来就悄无声息地走了。从此,我们的学校和村子,就失去了一个天造的美女。

  树是没有什么权力来安排自己的,哪怕是那些气宇轩昂的大树,也只有俯首听命,老朴树也同样。朱家说,这棵树要派用场了,就叫来一帮人,锯的锯,砍的砍。先将所有的树枝斫断,仅余下粗大的树干,然后用拖锯锯至将断之际,在树丫上系上一根绳子,往预定方向一起用力拉,树应声倒下。树干被一段段分割后,从横截面上我看到了它的年轮。它的年轮和河中涟漪是一样的形状,都是平面上一圈圈重叠扩展的波环。不同的是,树的年轮将岁月定格在自己的心田里,成为一部永恒的环形史诗。而河中的涟漪则随波逝去,成为一曲无法寻觅的绝唱。

  凡是美好的东西,总是让人铭心刻骨的。我无法忘记那个幽幽楚楚的芦苇塘,和那株古朴的朴树,它和我们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朴树虽然不在了,但朴树那种静穆、淡远、高洁的美,一直让我敬仰和怀念。

标签:原创 责任编辑:平彩娟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