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  原创作品
王店中医朱旭初
2018年8月3日 09:04 来源:嘉兴日报 王月明

  ※忆故人

  上世纪50年代初,王店镇中医颇多,分别在镇上的各大药店坐诊,朱旭初就是镇里颇有名气的中医之一。

  朱旭初父亲朱鹿宾,是镇上名气最大的中医。朱旭初年轻时就跟随父亲从医,父亲对其十分严厉。“做个好中医不容易,不但要医术精湛,医德是第一位的。”朱旭初谨记父亲教诲,孜孜不倦。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朱旭初年近四十,已渐有名气,便在王店镇北塘街的泰山堂药店坐诊。泰山堂东临长水塘水系,当时乡下送病人到镇上就医都靠走水路,朱旭初选择泰山堂坐诊,为的是方便乡下农民患者,节省农民就医时间。

  中医术语,一般农民及镇上的百姓都不甚懂,朱旭初常用浅显易懂的比喻,讲述病人的病况。一次,一个农民阴阳失调,湿热致身,倦怠无力,前来就诊问医。朱旭初通过望闻问切,掌握了其病情。病人性急,问朱先生:“先生,我得的是什么病?”朱先生对他说:“你的病是灶中柴火旺,锅中水少,是火旺阳少。”病人一听便明白了。朱先生开了三帖中药,果然药到病除,病人感激不尽。

  1950年代后期,政府要求中医从业人员组织起来,以便进行有序管理。当时,朱旭初带头联络女中医毛功俭、徐觉先,在王店镇北塘街成立了新中国小镇的第一家联合诊所,取名为“王店镇第一联合诊所”,朱旭初任所长。后来,诊所又添了一名西医。为了解决中医后继乏人的状况,朱旭初还先后招收了六七名弟子,传承中医事业。

  1960年代初,朱旭初积极响应国家“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号召,除了“双抢”期间送医到田头外,还每天下午三时后主动去乡下出诊。那时没有自行车,只能靠步行到农户家里,再步行返回,他常是摸黑回家。当时,百姓都很贫困,朱旭初对家庭确有困难而无钱医治的,常自掏腰包,为患者解忧。当时,一些人饭都吃不饱,得胃病的患者不少,朱先生还不时拿出自家的粮票,接济病情较重的患者,并嘱咐他们用中药煮粥喝,在饥饿时服用。这样的善举,让朱旭初深得百姓爱戴。

  一次,在下乡诊病的路上,正遇上风雨,乡间小路泥泞湿滑,朱先生不慎摔倒,造成腿部骨折。由于当时王店的伤科接骨医生在为他治疗时不慎,没有把断骨接正,使朱旭初留下了后遗症,造成行走不便。即便如此,朱旭初仍坚持拖着不便的病腿,下乡送医治病,令农民患者感动至深。朱旭初老先生有个吃早茶的习惯。由于腿脚不灵便,他喜欢在离他家最近一家茶馆用茶。这家茶馆,位于南塘街,靠近王店搬运站。用茶时,一些病人也会让他诊脉开方。朱老无一拒绝,还免收诊费。

  1970年代初,朱旭初进入王店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当时王店镇区长达三里路,朱家在镇西,医院在镇东,他每天早出晚归。傍晚在家休息时,还有病人上门求诊,朱老先生则毫不推辞,一一免费接诊。

  朱旭初待人诚恳,行医负责,医治好了无数的百姓,因此深受群众拥戴。他连续被推举当选为嘉兴县三届人大代表。在他连任县人大代表的12年里,他积极为振兴中医药事业建言献策,履行了一个人大代表的职责。

  朱旭初的医术,在患者看来,颇有神奇色彩。一次,王店镇竹器厂一名工人15岁的儿子因患湿温症,发烧半月,身上出了红疹。因没有及时治疗,转为白疹。他先带孩子去看西医,西医认为病情严重,建议去杭州或上海大医院治疗。后来,患者家属找到了朱旭初。朱老一番详细诊断后,给病人开了三剂药。服药后,孩子的热度消退。朱老还告诉家属:“你儿子得的是湿温症,预计一个月便可康复。”果然,一个月后,此少年便恢复了健康。这在王店一带传为佳话。

  朱旭初先生70多岁时还在为病人诊治。有一次,他在接诊回家后,因突发高血压而中风,身体无法动弹,就此中止行医,后故去。老先生虽逝世多年,但他一心为平民百姓解除病痛、治疗救人的事迹,现在还在王店镇的老人中口口相传。

  由于朱旭初一生行医不止,无暇著述,其得意门徒沈敏南(全国中医学会委员、嘉兴市名老中医、副主任中医师)为弘扬朱先生的精湛医术,总结了先生的中医技术,先后在国内外中医期刊上发表了267篇中医论文,还出版了《中国伤寒学发展史》《中药药对190种》等三部中医著作,深受同行的认可。这些专著的内容,不少都是朱旭初先生行医的经验总结。

标签:原创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