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40年代,王店镇上大井弄南端,有一家很有名的浆粽店。
这家浆粽店依临梅溪,共两开间,女店主姓王名小宝,当时40岁开外,略有点驼背。王小宝手下有两个女帮手,一个叫陈和宝,一个叫周二宝,所以大家都称这家店为“三宝浆粽店”。她们的浆粽很有特色,镇上居民和乡下的农民、外来客吃了后,无不啧啧称赞。店里常常座无虚席,生意闹猛,三个“宝贝”忙得不亦乐乎。
记得我第一次去吃浆粽,是在1953年。那时我八岁,正读小学一年级。进了店,只见里面坐满了来喝浆吃粽的食客。母亲帮我在角落里找了个空位,然后对店主王小宝说:来两碗豆浆、两只肉粽,要精肉的——食客居然可以挑精拣肥!
不一会儿,陈和宝便端上两只肉粽。我和母亲一人一只,我用筷子夹开,果然是一块精肉,蛮大。随后,周二宝又端上两碗豆浆。细看,里面放了切细的爆鱼、虾皮、蛋皮、紫菜、小葱。一尝,味道确实不错。
不一会儿,母亲吃完了,我还剩下半只粽子,豆浆却快喝完了。我跟母亲说:“粽子吃不下了。”母亲拿起我吃剩下的半只粽子,两口就吞下肚。出门时,我问母亲:“一共多少钱啊?”母亲说:“粽子一角一只,豆浆五分一碗。你看应该多少钱?”我仰起头来一算,说道:“一共三角。”母亲会意地笑了。
自从这次以后,我老在心里惦记着她家的粽子,以后隔三差五常去吃。一天早晨,我去三宝浆粽店吃浆粽,看到几个上海来的食客正边吃边议论:“像这样味道好的浆粽,在阿拉上海是蛮难寻着的。”上海食客吃完后,又每人买了10只粽子,装在网兜里,说是带回上海去,让其他家人也尝一尝。
我和周二宝的儿子从小就在一起玩,年龄稍大点之后,遇上星期天下午,我就去店里看她们包粽子。听周二宝讲,粽子用的米是七成糯米、三成粳米,淘洗后,放在一只洗净的大缸内,拌上精制的酱油;做馅的鲜肉是肥瘦分开的,肥的略带瘦肉,瘦肉则略带少许肥肉。肉馅用上好的酱油拌好,再加白酒搅拌,馅料略可闻到一股酒味。怪不得粽子吃起来那么有味,没有什么肉腥味。生豆浆是隔夜磨好的,煮时,水放少一些,豆浆会很厚实。
20世纪60年代,粮食紧张,三宝浆粽店难以为继,只好关门歇业。从此,王店镇上再也吃不到美味的浆粽了,要过嘴瘾,只能到嘉兴去吃五芳斋粽子。再后来,店主王小宝回到了老家海宁硖石。她去世时80多岁,陈和宝、周二宝两人之后也先后过世。
由于没有人传承这一手艺,现在,我们只能在回忆中去品味三宝浆粽店的美味。王店镇上虽然也有几家浆粽店在经营,但味道远远不如三宝浆粽店。如今,老人们提起当年的三宝浆粽店,只有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