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  原创作品
稻草
2018年3月2日 09:16 来源:嘉兴日报 范甫生

  ※爱物记

  稻草,有的地方又叫稻柴,是稻谷收获以后的副产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中,稻草与农民朋友的生活密不可分。如果说当年稻谷被看成珍珠,稻草则被当作金条,一根半把也舍不得丢掉。一则,珍惜和节俭是劳动人民的品性;二则稻草确实有很多用场,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

  从人民公社大集体,一直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初的那些年,我们这里的农村都种两季水稻:早稻和晚稻。因此,稻草也就自然地有了早晚之分。

  先说早稻草。早稻生长时间短,从栽种到收割,不足一百天,产量相对低些,稻草也不长。农民在“双抢”期间收获金灿灿的稻子时,也将稻草同时收割,绑扎成一个个草把,放于稻田中或置于田埂之上。经烈日暴晒干透后的稻草,一部分被分摊给农户,一部分留给生产队畜牧场用,暂时叠堆于田头地角。要是收割时逢阴雨天,人们会将一部分稻草用铡刀铡成小段,直接抛撒在田里作肥料。将田畈中的早稻草挑到村庄边堆成大草垛的工作,虽然不似收获稻谷那样是村子里的重头戏,但生产队也十分重视,会在农闲时安排几天时间,集中劳力,一鼓作气将那些码放在田埂上的稻草堆挪到畜牧场旁的空地上。堆成的草垛,有的似高大的屋宇,金碧辉煌;有的似圆型的金字塔,高大雄浑;有的像一座小山,嵯峨巍然。它们丝丝缕缕地散发着幽幽芳香,同时也让村庄显露出一些豪壮气象。

  早稻草质感柔软,燃烧时火力不旺,不耐烧,产生的灰既多又蓬松,作燃料并不被看好。它最大的用处是给猪羊牛等家畜“垫棚”,以保持圈内干燥。家畜拉的粪便和稻草的混合物是很好的土杂肥——猪羊灰。猪羊灰还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工分,给家庭带来部分收入。早稻草也是耕牛的粮食。那时农村耕牛多,进入冬季,大地萧杀,寒风呼啸,大雪纷飞,野外没有了青草,耕牛惧怕寒冷,人们不再到野外放牧,从草堆上扯下一把金黄色的稻草,撒在耕牛的旁边。耕牛睡卧于牛栏一角,任凭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神态自若地咀嚼着储满了阳光精华的稻草。

  早稻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与我们人体的亲密接触。小时候家里穷,哪有垫被呢!冬天睡在只有一条垫布的竹榻上,背脊凉飕飕的,蜷缩着身子,常常会在半夜冻醒。母亲会拿来晒干的稻草,在竹榻铺上厚厚的一层。蓬松的稻草把床单撑起半尺多高,松硬适宜。人往床上一躺,稻草发出唏嗦沙沙的碎响,那么悦耳,有股暖烘烘的亲切感,带着甜甜的阳光,带着缕缕的清香,就这样进入梦乡,一晚也不觉得冷。

  小时候的冬天特别冷,雨雪多,而雨雪天出门,穿的只有平口雨鞋。高帮雨鞋贵,大多数人家买不起。雨鞋很薄,冰凉,脚上穿的袜子虽是棉线织成的,但漏风。母亲会找来稻草,按雨鞋长短折盘出一个鞋底样,垫衬在鞋底。这时再穿上雨鞋,脚底板似乎有一股热热的风,温暖传透整个脚腿。

  接下来说说晚稻草。晚稻生长的时间相对要长些,产量要比早稻高些,稻草相对较长,质感坚硬,韧性也强。晒干后,生产队除留下部分供畜牧场使用外,大部分分给农户。秋收后,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堆有一两个大草垛。有时,生产队也会卖给造纸厂一些稻草,以增加集体的收入。

  晚稻草的最大用途是烧火煮饭。烧过以后的稻草灰又可以作肥料,肥料作用于庄稼,庄稼又生出农产品和副产品,如此循环往复。

  那年头,在我们这里,有不少人家住的还都是草房子,猪圈羊舍更是不用说了。所以,晚稻草另一大用处是可以盖草房子。这种房子俗称草棚。草棚的建造很简单,四周打泥墙,用茅竹作檩条、杜竹作椽子搭成屋架,再把稻草编成的一片片“草扇”鳞次地盖上即成。建筑的材料泥石、竹子、稻草,都是就地取材的自家货,经济得很。由于稻草的避风和遮阳的性能很好,所以草棚冬暖夏凉。当然,草棚易着火,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不可收拾,这是它最致命的弱点。

  除以上两大用处外,稻草还可以用来编织各种草囤:如放粮食用的谷囤、米囤;婴幼儿用的立囤、摇篮;冬天保温用的饭米囤、脚炉囤。还可以用来搓草绳、打缚罗捆,扎各种东西,可以用来制作蚕宝宝上蔟用的柴龙。轧纸筋、打草鞋、拔秧、裹粽子、烧东坡肉……都离不了稻草。晚稻草用处实在多,举不胜举。

  稻草曾是农民的“宝”,收完了稻子后被郑重其事地收集起来,广泛地使用。进入新世纪,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民的观念转变,当年的“宝”现在早已无用武之地,甚至被农民视为累赘,遗弃在田间,无人问津。而今,收获后的田野上,那些被收割机割去了稻穗后留下的成片稻草,就像一块块撕碎的云落在旷野中,沉寂中弥漫着一种被遗弃的悲凉。遗弃于田野中的稻草被太阳晒上一段日子后,有的被农民点上一把火,在田地里熊熊燃烧好一阵子后,灰飞烟灭了;有的经风吹雨打倒伏于田中,成为水田上的一层衣被,翌年被翻耕于水田中成了肥料。这两年,政府开始重视环保,下令禁止焚烧稻草,提倡综合利用,田里烧稻草的几乎没有了。

  稻草被遗弃,另一方面也彰显着时代的进步,昭示着农村的变化。不过,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更多感受到的则是时光的流逝……

标签:原创 责任编辑:谢冬妹

秀洲新闻网

看秀洲微信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