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  原创作品
做罱捻河泥
2018年1月19日 08:57 来源:嘉兴日报 范甫生

  ※往事风

  这几年,为响应政府“五水共治”的号召,各地纷纷行动。其中疏浚河道便是一项比较大的工程。疏浚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挖掘机将河里的淤泥挖上岸;另一种是先将河里的水抽干,然后用高压水枪冲刷河底的淤泥,最后由泥浆泵将泥浆抽到岸上事先开挖好的泥潭里。

  每当路过施工现场,我会不由自主驻足观望一会儿。看着乌黑的淤泥,我不禁感叹:以前的河道里哪有这么多淤泥,也根本用不着花这么多的精力和财力去疏浚哦。

  说到这儿,也许有人会问:难道以前河里没有淤泥吗?

  告诉你吧,那时,化肥还是稀罕之物,农民种田主要靠土杂肥。河底仅有的一层薄泥,都被农民用特制的农具弄到田里当肥料了。

  所以,为了积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农村里常有一项繁重的体力活——捻水河泥。

  捻水河泥所用的农具叫罱(音同览)。一只罱,由罱竿、罱担、罱绷竹、罱袋这几个部分组成,大约十来斤重。制作罱是项技术活,不是所有的男劳力都会,记忆中,只有我四爷爷、五爷爷这样的“老把式”才能胜任。做罱的时候,先把罱竿(一根四米左右长的竹竿)装进罱担(铁制品,呈“T”状,三四十厘米长,纵向顶端有一个直径五六厘米的箍,用来装罱竿)。接着,将两根罱绷竹(五十厘米左右长的毛竹片)厚的一端用几只方形的铁箍牢牢地固定在罱担的两端;薄的一端(事先用竹刀削薄,使其变得有弹性)各钻一个小孔。然后把两根罱竿交叉合起来,用麻绳打一个可活动的关节(从杠杆原理来说,这个关节是支点),同时用细绳将罱白竹薄的一端与另一半牢牢固定。最后就是用细绳把罱袋(用麻皮编织而成的网兜,呈圆锥形。为了增强牢度,事先还得用猪血浸润,再晒干)开口的一端固定在四根罱白竹上,把罱袋的尖端系在罱竿上。这样做好的罱,类似挖土机的抓斗,双手握住罱竿的上端,一张一合,下面的罱袋随着四根罱绷竹的弹力也一张一合。

  捻水河泥,一般在每年秋收冬种结束至第二年春耕之前这段时间进行。只有强壮的男劳力才能胜任这项重体力活。捻水河泥还得有一条三到五吨的船,为防止船漂泊不定,船上除了竹篙,还会在船头放一块百把斤重的石头,并用缆绳系住,届时沉入作业区域河底,用来固定船只。罱泥船可单人作业,也可双人搭档。捻的时候,捻泥工站在船舷上,双手握住罱竿,将整只罱浸入水中直至河底,然后握住两根罱竹露在水面以上的部分,用力一张一合四五下,感觉罱袋里有不少淤泥的时候,双手将两根罱竿紧紧握在一起,借着水的浮力,上下交替将夹满烂泥的罱往上提。当罱即将离开水面的时候,手感一下子重起来,这时,双手必须变换动作,一手握住支点部位,另一只手握住支点下面四五十厘米的地方,用力将整只罱提进船舱,将污泥卸在船舱里。这一连串动作必须在短时间内一气呵成,否则极有可能前功尽弃。捻满一船泥,一般需要一到两个小时。

  之后,捻泥的人将船摇到搭在河边的泥塘“下巴”(一个用木板做的U形槽,靠河一端宽且高,里面一端窄而底)边,用长柄泥勺一勺一勺将水河泥舀上去。在重力的作用下,水河泥流到下面的泥塘。在泥塘边,又有人用泥勺将潭里的水河泥往更高一级的“下巴”里舀。舀上来的水河泥顺着一条泥沟,慢慢地流入田里开挖的大泥塘里,堆积成肥。

  捻上来的水河泥,有的被一担一担地(注:一担清水大概百把斤,一担水河泥要重得多,有一百五六十斤,所以挑水河泥又是一项重体力活)挑到田里用来浇麦苗,有的则用来拌猪羊灰,堆在田角的小塘里。如果是早春时节,就用作早稻育秧的基肥。

  就这样一罱罱、一船船、一春春、一年年地夹呀夹、捻啊捻,捻泥工手心里刻上了厚厚的茧,裂开了一道道口子。轮到冰冻天气,捻泥工握住冰冷滴水的罱竿,更是辛苦。没办法,哪怕手上长满了已溃烂的冻疮,咬咬牙还得坚持出工。

  捻泥工也有撑船捻泥的乐趣。他们会一边捻泥,一边哼哼“罱泥经”;有时,罱泥夹里会有意外的收获,裹在泥团中卸进船舱的,既有“蹲塘”的鲫鱼、卧底的鳖,又有潜泥的鳗、鳝和黑鱼,鲶鱼、“汪顶头”更是常见的“战利品”。记得有一次,邻居堂叔捻到了一条三四斤重的黑鱼,令周围的男女老少眼热得要死。

  那年月,为防止“磨洋工”(指出工不出力),生产队规定捻水河泥讲定额,也就是说,捻的船数越多,挣的工分就越多。一个男劳力干别的农活一天只能算10个工分。捻泥就不一样了。如果捻一船算5个工分的话,一天起早贪黑捻上三四船,就等于挣了两天的工分。所以轮到捻泥这一天,男壮力们都很高兴,但一天下来腰酸腿痛是免不了的。

  捻泥高潮的时候,一个生产队里往往会安排四五条捻泥船在一天内同时出动。本地河道捻遍了,实在无泥可捻,就得想办法开辟新的“战场”。捻泥工有时会去嘉兴南湖,有时会去江苏的湖荡。这样既挣了工分,又游了码头,运气好的话,还有“外快”可捞,可谓一举多得。由于各地每年都要捻水河泥,所以河道里基本没有厚的淤泥堆积,河水比现在要干净得多,淘米做饭等生活用水都是直接从河里挑上来的。

  到了八十年代初,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种什么田,施什么肥,完全由农民自主决定。很快,化肥开始大行其道,土杂肥自然不再吃香,水河泥成了无人问津的东西。从此,农民就不再捻水河泥了。

标签:原创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