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  原创作品
筷子
2017年11月17日 08:58 来源:嘉兴日报 吴顺荣

  ※广知堂

  “两个娘子小身材,捏着腰儿脚便开。若要尝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头来。”宋代朱淑贞的这首《咏箸》诗,对筷子拟人化的描写,既形象又生动。

  筷子原名箸,在《礼记》和《史记》里,都有记载。人类的历史,是进化的历史,随着饮食烹调方法的改进,饮食器具不断发展。西方人祖先属游牧民族,食物大多是烤熟煮熟的肉块,可以切成小块,也可撕成条状,拿在手中进食。印度古人的主要食物是稻米,可以把米蒸煮成饭团,同样可以用手抓着进食。而在我国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匕匙。我们的先祖,最早也是以手抓食,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主食米豆,进餐大多采用蒸煮法,将米豆用水煮成粥羹,加入野菜,食时使用匕匙。但从粥羹中捞取菜叶,用餐匙不太方便,可能有一个聪明的古人顺手取来小木棍或小竹棍,试着把野菜拨入口中。这一“发明”,众人纷纷模仿。熟能生巧,后来,人们使用小棍儿的技艺越来越高,直到把两根小棍儿使得上下翻飞,巧得如同自己的十指一样灵活自如。箸就此应运而生。不过,那时的箸,尚为雏形,后经过千百年不断演化,至商汤时代,渐渐成为两根长短相同的小棍棍。据说,商末时,纣王为满足自己奢侈生活的需要,曾下令猎象锯牙而制成象牙箸。

  那么“箸”又如何变成“筷子”的?据民间传说,明代江南苏州、松江、常州一带河湖纵横,从事船运生活的百姓众多。因“箸”与“住”“蛀”谐音,不讨船家喜欢。行船得图快,故将“箸”改成“筷”。“筷”和“快”同音,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

  这一传说似乎有一定依据。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记载:“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此皆俚俗可笑处,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称快儿者。”讲究避讳一直是江南民间文化的一个特色,直到今天,我们嘉兴的一些地方仍然把“鹅”说成是“白乌龟”,以避“杀鹅(我)”之讳。

  饮食工具、方式和礼仪,是人类的文明符号之一。中国尊崇儒家文化,进食时使用筷子,更显得含蓄、中庸。有些人很羡慕西方人用刀叉吃饭,觉得这种姿势和仪态有品位。但学了之后也只是偶尔用用。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觉得用筷子方便。记得一次去西欧,就餐时要了一盘牛排,当我拿起刀叉时,忽然眼前浮现出冷兵器时代的刀枪剑戟、斧钺勾叉,顿时一股血腥气直往上冲,差一点把隔夜饭也呕出来。

  当我们仔细品味筷子的妙用时,才能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筷子一头圆、一头方,象征天圆地方,这是我们祖先对世界的认知。当我们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拇指在下,中指居中,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关系之理解。为什么明明是两根筷子,却叫一双筷子——这里有太极和阴阳的理念: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为一。一分为二,代表着万事万物都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合二为一,阴与阳的结合,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果。这是中国人的哲学。在使用筷子的时候,讲究配合和协调,一根主动,另一根从动,主动为阳,从动为阴,此为两仪之象。

  从食物外部夹取,注重共享、礼让与和谐,呈现的是影响深远的儒家伦理。我们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还在吃奶,母亲手里拿着一双充满温情的筷子,蘸着肉汤或酱油点进婴儿的嘴里,人生滋味从筷尖上开始;餐桌上,父亲按住儿子伸向菜肴的筷子,示意让爷爷奶奶先吃,是尊老敬老礼仪;过年过节,叫上隔壁的孤寡老人一同就餐,“多个人多双筷子”的质朴语言,映射的是邻里守望的温馨……一双小小的筷子,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情感。

  筷子是成双成对的,又多了一份“以和为贵”的意蕴,因而在民间被视为吉祥之物。古人结婚时,将其作为定情之物。两根筷子成一对,双双对对,寓意两人白头到老,永不分离。小时候,村里有人结婚,晚上去闹新房,常会看到喜娘把箍着红纸的筷子从窗户扔进去,一把筷子散落在地,哗的一声,众人“筷子,筷子,快生贵子”地欢叫着。此外,筷子还有快快乐乐、五子登科、十全十美等吉祥寓意。

  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古来有之。通过一双小小的筷子,便可见一斑。如果不懂餐桌上的规矩,出门做客会被人耻笑。从小外婆就告诉我,用餐前,一双筷子要整齐地摆放,不能东一只西一只地乱放;用完餐要整齐地横放在碗口中央,以示吃好了。如果长短不齐地摆放,有“三长两短”之寓,不吉利;交叉放也不好,过去人吃官司画供才打叉叉;把筷子戳在饭中更是犯忌,只有给死人上供才这样做。还有,不能用筷子打击盘碗,这是乞丐要饭的作派;不能用筷子指着别人,那样不礼貌;夹菜不能与别人的筷子撞在一起,应让别人先来。筷子上有残渣,不能去夹菜;筷子上有汤汁,不能嘬筷子;更不能用筷子在菜碗里反复扒拉、兜底翻身,那样就显得吃相难看。吃相难看者,谓之不文明。一双小小的筷子,足以把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演绎得淋漓尽致。

  “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尽在双筷间。”筷子,在中国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经过岁月的磨练和时间的洗礼,散发出历久弥香的气息,并慢慢演化成以一种实用与文化相结合的形式而存在。所以,我们每天使用的筷头上就有信仰和文化,举手投足都是理念,这是中国人的通达和智慧。

  好的文化传统需要传承,家长们在陪孩子吃饭时,一双筷子就是最好的教科书。

标签:原创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