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嘉兴日报·秀洲新闻》报道了秀洲区创新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举措,在各镇(街道)下设驻镇文化工作室,做实服务基层公共文化“最后一公里”的情况。读此报道使人耳目一新,设立驻镇文化工作室不仅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文化需求的关切和期盼,也为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增添了服务载体和功能。
近年来,秀洲区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礼堂的创建为农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搭建了平台,各镇(街道)连年举办的主题文化艺术节形成了“一镇一品”文化品牌,民间业余文艺团队层出不穷,基层文化骨干和积极分子不断涌现,各种文艺门类诸如绘画、书法、摄影、舞蹈、音乐、文艺创作等活动在基层呈现出日益活跃的势头。这一方面说明物质生活日益富裕起来的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给宣传文化部门和专业文艺工作机构提出了亟需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加强指导和服务的新要求。
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日益活跃的新趋势,宣传文化部门和专业文艺工作机构只有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创新举措,加强指导和服务,才能使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更好地开展起来。而秀洲区在各镇(街道)设立驻镇文化工作室,正是以一种创新的方式顺应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趋势,这种方式既弥补了各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缺乏专业文艺辅导力量的问题,也可以根据各镇(街道)的文化特色和“菜单式”实际需求,指派专业文艺干部开展有针对性的精准指导和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驻镇文化工作室的设立,不仅创新了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方法,也必将在指导和服务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大有可为。
笔者以为,要使驻镇文化工作室充分发挥好指导和服务作用,文化工作室尤其是文化馆总馆必须用心练好内功,加强各门类专业艺术力量和能力建设,使得自身有能力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指导和服务,同时要真情帮助基层做好活动策划、培训骨干、业务辅导、艺术指导等服务,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